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卫生资格考试 >> 内科主治医师 >> 模拟试题 >> 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提分试题答案:血液病

2020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提分试题答案:血液病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2020-05-06   【

  答案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多种原因引起慢性失血是最常见原因,主要见于月经过多、反复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痔出血、血红蛋白尿等。

  【该题针对“缺铁性贫血的铁代谢及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食物中的铁大部分为三价铁,经胃酸作用还原成二价铁后被吸收。铁吸收最高的部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铁的吸收量由体内储备铁情况来调节。

  【该题针对“缺铁性贫血的铁代谢及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缺铁性贫血,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总铁结合力和未结合铁的转铁蛋白升高,组织缺铁,红细胞内缺铁。

  【该题针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缺铁性贫血血清铁低于8.95μmol/L,总铁结合力升高,大于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15%。

  【该题针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先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数上升,高峰在开始服药后的5-10天,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

  【该题针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综合征,也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使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内脏出血,分急性及慢性两种,急性多见于儿童,慢性多见于成人,以40岁以下女性常见。

  【该题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综合征,也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使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内脏出血,分急性及慢性两种,急性多见于儿童,慢性多见于成人,以40岁以下女性常见。

  1.急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或正常,慢性型骨髓象中巨核细胞显著增加;2.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急性型者尤为明显,表现为巨核细胞体积变小,胞浆内颗粒减少,幼稚巨核细胞增加;3.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显著减少<30%;4.红系及粒、单核系正常。

  【该题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骨髓象表现为,急性巨核细胞轻度增加或正常,慢性显著增加,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表现为巨核细胞体积变小,胞浆内颗粒减少,幼稚巨核细胞增加,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显著减少,红系、粒系、单核系正常,做骨髓检查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该题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慢性ITP首选药物为糖皮质激素,而免疫抑制剂一般不做首选,通常在激素治疗不佳或复发时再考虑使用。

  【该题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再考虑脾脏切除。

  【该题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硫唑嘌呤副作用较大,但可用8-12周。

  【该题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A3/A4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现较为相符,故选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过氧化物酶染色可能为阳性。

  【该题针对“急性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在分型中的意义”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首选的是化疗方案是以长春新碱(VCR)和泼尼松(P)组成的VP方案,是急淋诱导缓解的基本方案。故选A。

  【该题针对“急性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在分型中的意义”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出现头痛,时有呕吐,脑脊液压力增高,脑脊液可见少量幼稚细胞,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可能性大,可鞘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甲氨蝶呤或阿糖胞苷。故选B。

  【该题针对“急性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在分型中的意义”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固定知识,记忆即可。

  【该题针对“慢性粒细胞Ph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标记及临床分期”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慢性期骨髓象中原始细胞(Ⅰ型+Ⅱ型)≤10%。

  【该题针对“慢性粒细胞Ph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标记及临床分期”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以上临床表现符合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而且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辅助检查描述如下:

  (一)血象

  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淋巴细胞>50%,绝对值≥5×109/L,以小淋巴细胞为主。Coombs试验可(+)。

  (二)骨髓象

  淋巴细胞≥40%,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

  (三)免疫分型

  多为B淋巴细胞标志,CD5(+),CD19(+),CD23(+),CD27(+),CD43(+)。

  【该题针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可用苯丁酸氮芥(瘤可宁),对C期患者可合用泼尼松10~20mg/d。环磷酰胺50~100mg/d。嘌呤类似物:氟达拉滨,连续3天或5天,每4周重复一次,亦可联合烷化剂,如环磷酰胺(FC方案),优于单用氟达拉滨。

  【该题针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若出现贫血,与出血量一致。

  【该题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脾切除的指征为:①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者;②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发生对激素的依赖性,停药或减量后复发或需较大剂量(10mg/d以上)才能维持者;③对糖皮质激素应用有禁忌者;④51Cr核素标记扫描显示血小板破坏主要在脾脏者。

  三、B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人血浆PC测定【PC测定】意义:蛋白C(proteinC,C)为血浆中肝癌病人血浆PC测定:相关研究表明,妇科良、恶性肿瘤病人术后血浆PC抗原水平均降低,但与良性肿瘤病人相比,恶性肿瘤病人降低更为显著 。PC抗原降低,不仅预示着血栓性疾病的可能,而且是导致血栓性疾病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Ⅰ~Ⅲ期肝癌病人血浆PC抗原水平逐步降低,差别显著。表明肿瘤细胞产生促凝物质,导致PC消耗增加,而在手术过程中,凝血系统被激活,PC进一步消耗。文献报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一周PC抗原为最低,两周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可能是随着肿瘤的进展,病情的加重,肝功能的进一步降低,PC消耗逐步加重,而肝合成的PC进一步减少所致。要抗凝物质之一,在TM-凝血酶复合物的作用下发挥抗凝作用。

  【该题针对“出血性疾病的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原衍生物,它是由纤维蛋白单体经过共价交联形成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降解而产生的特异性终末产物。血管内皮细胞含有大量的纤溶激活因子,这种激活因子可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当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血栓形成或梗塞以及血管运动改变时,可使体内的纤溶酶激活因子增加,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后者使纤维蛋白水解为FDP,最终导致血循环中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增加。血浆中D-二聚体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是代表体内凝血激活及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

  【该题针对“出血性疾病的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纠错评论责编:zlq91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