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A3/A4
1、患儿女,7个月。腹泻3天,大便水样,10余次/天,半天无尿。体检:呼吸深,前囟、眼眶深度凹陷,皮肤弹性极差,有花纹,四肢凉。血Na+135mmol/L,血K+3.8mmol/L,BE -20mmol/L。
<1> 、第1天静脉补液总量应为
A、80ml/kg
B、120ml/kg
C、150~180ml/kg
D、120~150ml/kg
E、200~220ml/kg
<2> 、首批应输入的液体为
A、1/3张含钠液
B、2:1等张含钠液
C、1/5张含钠液
D、2/3张含钠液
E、1/2张含钠液
<3> 、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纠正后,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心音低钝、腱反射消失。应考虑
A、低钙血症
B、低镁血症
C、低钠血症
D、高钠血症
E、低钾血症
2、患儿9个月,呕吐、腹泻2天,腹泻7~8次/天,水样便,口渴,尿量稍减少。病初伴发热,咳嗽,呕吐2~3次/天。体检:T 37°C,双眼眶、前囟稍下凹,皮肤弹性尚好,四肢温暖。大便镜检:少量脂肪球。
<1>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轻度脱水
B、空肠弯曲菌肠炎,重度脱水
C、病毒性肠炎,轻度脱水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E、病毒性肠炎,重度脱水
<2> 、下列哪项与该病发病机制无关
A、小肠绒毛的上皮细胞变性
B、绒毛变短、脱落
C、双糖酶活性降低
D、肠腔内渗透压增加
E、肠黏膜上皮细胞腺苷酸环化酶及鸟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强
<3> 、最佳治疗方案为
A、大量静脉用抗生素
B、口服大量抗生素
C、口服补液及蒙脱石散
D、静脉滴10%葡萄糖
E、只需给助消化药
3、患儿男,13岁。反复上腹部疼痛2年,伴恶心、反酸,上腹部压痛。
<1> 、下列哪种表现提示患儿为十二指肠溃疡
A、疼痛位于剑突下偏左
B、压痛点局限
C、呕吐宿食
D、空腹痛
E、情绪波动诱发
<2> 、此患儿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不规则用药3个月,突发上腹部疼痛加剧,大量呕吐宿食,伴胃蠕动波及振水音,最可能的原因是
A、穿孔
B、胃神经症
C、幽门梗阻
D、癌变
E、出血
4、10个月婴儿,哭闹不安3天,出现呕吐,呕吐物食物残渣,腹胀,并且出现血便,B超显示有靶环状图像。
<1> 、最可能的诊断为
A、肠痉挛
B、肠套叠
C、急性细菌性痢疾
D、婴儿急性阑尾炎
E、急性胃炎
<2> 、最恰当的处理是
A、急诊手术
B、行空气灌肠复位
C、行钡灌肠复位
D、暂输液观察
E、不处理
5、患儿10岁,近一段时间反复出现粘液脓血便,每日腹泻7、8次,查体:体温38.5℃,左下腹轻压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有“火山口”状改变。
<1>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克罗恩病
B、结肠癌
C、溃疡性结肠炎
D、肠结核
E、急性胃肠炎
<2> 、针对本病下列治疗中需要补充叶酸的是
A、氢化可的松
B、抗生素
C、硫唑嘌呤
D、偶氮磺胺吡啶
E、环孢菌素-A
6、患儿,男。1个月,反复呕吐1周,呕吐发生于进食后10~30分钟,呈喷射性,不含胆汁;查体:一般情况好,无脱水征,上腹可见胃蠕动波,右上腹可触及包块。
<1> 、该患儿最大可能的诊断是
A、贲门失弛缓症
B、十二指肠游滞症
C、胃扭转
D、幽门肥厚性狭窄
E、胃黏膜脱垂
<2> 、为明确诊断,首选的辅助检查是
A、腹部B超
B、钡餐
C、胃镜
D、腹部平片
E、腹部CT
<3> 、根治的治疗方法为
A、胃部分切除
B、幽门环肌切开术
C、全胃切除
D、胃大部切除
E、胃空肠吻合术
7、男孩,14岁,体校学生,反复发作上腹痛,多为餐后痛,平日饮食不规律,行X线钡餐检查可见龛影。
<1> 、其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胃炎
B、胃溃疡
C、慢性胃炎
D、十二指肠溃疡
E、应激性溃疡
<2> 、患者之后症状再次发作,并且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应考虑合并
A、穿孔
B、胃神经症
C、幽门梗阻
D、肠套叠
E、出血
8、患儿男,1岁。因发热、腹泻3天于11份月住院。起病后每天蛋花汤样大便10余次,量中等,2天来尿少,近10小时无尿。体检:前囟凹陷,皮肤弹性极差,肢端凉。大便镜检偶见白细胞,血常规示白细胞数8.6×109/L,血钠135mmol/L。
<1> 、患儿腹泻最可能的病原是
A、产毒性大肠杆菌
B、侵袭性大肠杆菌
C、痢疾杆菌
D、轮状病毒
E、鼠伤寒沙门菌
<2> 、根据脱水程度,首选补液方案是
A、口服补液盐
B、血浆50ml/kg,静脉输注
C、2:1等张含钠液20ml/kg,扩充血容量
D、1/3张液60ml/kg,12小时静脉滴注
E、1/2张液120ml/kg,12小时静脉滴注
<3> 、在治疗中患儿突然发生惊厥,应选择的检查是
A、血气分析
B、血钠测定
C、血钾测定
D、血钙测定
E、血CO2CP测定
9、小儿28天,精神好,生后母乳喂养,喂奶后出现溢乳
<1> 、最可能的原因为
A、消化不良
B、胃食管反流
C、婴儿肠道菌群失衡
D、咽喉部发育不良
E、新生儿败血症
<2> 、该现象逐渐减少发生于生后多久
A、1~2个月
B、2~3个月
C、3~6个月
D、6个月~1岁
E、1岁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