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免疫缺陷概述
免疫缺陷病(ID)是指因免疫活性细胞(如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和免疫活性分子(可溶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细胞因子、补体、免疫球蛋白和细胞膜表面分子)发生缺陷引起的免疫反应缺如或降低,导致机体抗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免疫缺陷病可为遗传性,即相关基因突变或缺失所致,称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也可为出生后环境因素影响免疫系统,如感染、营养紊乱和某些疾病状态所致,当去除不利因素后,免疫功能可恢复正常,称为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ID);因其程度较轻,又称为免疫功能低下。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者,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一、小儿免疫功能特点
免疫器官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
胸腺和骨髓属于中枢免疫器官。
全部免疫细胞均来自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
免疫分子由免疫细胞合成分泌。
单核/巨噬细胞 |
●新生儿单核细胞发育已完善,但因缺乏辅助因子,其趋化、黏附、吞噬、氧化杀菌、产生G-CSF、IL-8、IL-6、IFN-γ、IL-12和抗原提呈能力均较成人差 |
中性粒细胞 |
●出生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暂时升高,72小时后渐下降到4×109/L。维持一段低水平后,再度上升,逐渐达到成人水平 |
T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 |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可反映T细胞数量。 |
B淋巴细胞及免疫球蛋白 |
●胎儿和新生儿有产生免疫球蛋白(Ig)M的B细胞,但无产生IgG和IgA的B细胞。分泌IgG的B细胞于2岁时,分泌IgA的B细胞于5岁时达成人水平 |
补体和其他免疫分子 |
●母体的补体不转输给胎儿,新生儿补体经典途径(CH50)和C3、C4、C5活性是其母亲的50%~60%,生后3~6个月达到成人水平 |
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发病率
>>各种免疫缺陷病的相对发生率
>>单纯Ig或抗体缺陷占50%;(未包括无症状的选择性IgA缺乏症)
>>细胞免疫缺陷占10%;
>>联合免疫缺陷占20%;
>>吞噬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缺陷占18%;
>>补体缺陷占2%。
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共同临床表现
反复和慢性感染 |
●最常见的表现是感染,表现为反复、严重、持久的感染; |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 |
●淋巴瘤,尤以B细胞淋巴瘤(50%)最常见 |
其他临床表现 |
●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的湿疹和出血倾向 |
过去史、家族史和体格检查 |
●脐带脱落延迟是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Ⅰ型(LAD-Ⅰ)的重要线索。 |
四、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实验室检查
五、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 |
●包括预防和治疗感染,注重营养. |
替代治疗 |
●缺什么、补什么的治疗原则,可暂时缓解其临床症状 |
免疫重建 |
●免疫重建的方法有胸腺组织移植、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 |
以教材大纲知识点为指导,精作试题,让你备考复习做题一步到位,提高复习效率
在线题库、最新考试动态,网校课程辅导资料获取,加入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1101346508 有专门老师为你解答
【焚题库】主治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考生+考前模拟试题】
模拟考场 |
主治医师章节练习 |
历年真题 |
每日一练 |
免费模拟机考在线测试 |
主治医师章节针对练习专项突破 |
每真题练习实战演练 |
每天10道最新试题 |
查看详情 | 查看详情 |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