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第五节 药物代谢
一、概述
代谢是在酶参与之下的生物转化过程。药物的代谢产物通常比原形药物的极性增大,更适于肾脏排泄和胆汁排泄。多数药物代谢后其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但也有些药物经代谢转变成药理活性物质。例如百浪多息生物转化为磺胺、可待因转化为吗啡等。
二、药酶和药物代谢部位
(一)药酶与药物代谢酶系
参与药物体内代谢的酶统称为药酶 。体内的药酶主要有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与非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
1.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 微粒体是指肝组织匀浆、离心、除去细胞核和线粒体并再离心后沉淀下来的内质网囊泡碎片。哺乳动物肝微粒体中存在一类氧化反应类型极为广泛的氧化酶系,称为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或称单加氧酶。它是肝微粒体中最重要的一组氧化酶,不是一组特异性很强的酶系统,除肝脏之外还主要存在于肾脏、胃肠道、皮肤和肺等组织细胞的内质网的亲脂性膜上,催化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2.非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 非微粒体酶系又称Ⅱ型酶,除肝脏外也存在于血液及其他组织,主要催化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或乙酰化反应。非微粒体酶在肝脏和血浆、胎盘、肾、肠黏膜及其他组织中均有存在。通常,凡是结构类似于体内正常物质、脂溶性较小、水溶性较大的药物都由这组酶系代谢。
有些药物能影响肝药酶的活性,使药物代谢诱导或抑制。如苯巴比妥可诱导肝微粒体P450酶系,使口服降血糖药、糖皮质激素类、保泰松等代谢加速,作用减弱;肝药酶抑制药如异烟肼、氯霉素、西咪替丁等能减慢肝转化药物,使药效加强或延长。
(二)药物代谢的部位
1.肝脏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最主要器官 。肝脏的代谢以氧化反应为主。药物代谢的第I相反应如氧化、还原、水解和第Ⅱ相反应中的葡萄糖醛酸结合与甲基化通常在微粒体中进行。 脱氨基氧化、氨基酸结合等反应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2.其他部位 包括消化道、肺、皮肤、脑、肾脏、鼻黏膜等。
(三)首过效应
经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在到达体循环前,首先经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在首次通过肝脏的过程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药物在肝组织被代谢或与肝组织结合,使进入体循环的原形药物量减少的现象,称为“首关效应”。有首关效应的药物生物利用度低。
三、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
1.第一相反应 是药物代谢过程的第一阶段,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水解反应。第1相反应通常是脂溶性药物通过反应生成极性基团,比如药物结构中增加了羟基、羧基、氨基、亚氨基、硫醇基等极性基团,分子的水溶性增大,利于排泄。
2.第二相反应 第Ⅱ相反应包括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谷胱甘肽结合、氨基酸结合、甲基化、乙酰化等。通常形成水溶性更大、极性更大、药理活性通常降低的化合物,更易于排出体外。
四、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1.给药途径 “首关效应”是导致药物体内代谢差异的主要原因。
2.给药剂量和剂型
(1)剂量对代谢的影响:当体内药物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达到药物代谢酶的最大代谢能力时,代谢反应会出现饱和现象,不再随剂量增加而增加。此时可导致体内血药浓度异常升高,引起中毒反应。有些药物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就会产生代谢饱和现象。
(2)剂型对代谢的影响:剂型对代谢的影响主要针对一些会在胃肠道代谢的药物。
3.酶抑或酶促作用
(1)酶抑制作用:药物代谢被减慢的现象称为酶抑制作用,能使代谢减慢的物质称为酶抑制剂。分为可逆抑制与不可逆抑制。
(2)酶诱导作用:药物代谢被促进的现象称为酶诱导作用,能使代谢加快的物质称为酶诱导剂。根据药物所诱导的酶的差异,可将酶诱导剂分为两类,即苯巴比妥型和甲基胆蒽型。
4.生理因素 包括性别、年龄、种族、个体、疾病、饮食等差别。
以教材大纲知识点为指导,精作试题,让你备考复习做题一步到位,提高复习效率
【焚题库】药学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考生+考前模拟试题】
在线题库,网校课程辅导资料获取,考试交流可以加入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1101346508有专门老师为你解答。
模拟考场 |
药学章节练习 |
历年真题 |
每日一练 |
免费模拟考场在线测试 |
章节针对练习专项突破 |
每真题练习实战演练 |
每天10道最新试题 |
查看详情 | 查看详情 |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