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
血液1.血细胞的组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功能和生成的调节
2.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和生理性抗凝物质
一、血细胞的组成、生理特性、功能、及其生成的调节
(一)红细胞生理
1.数量
男:4.5~5.5×1012/L Hb:120~160g/L
红细胞比容:40%~50%
女:3.5~5.0×1012/L Hb:110~150g/L
2.功能:
①运输O2、CO2
②缓冲血液pH值
3.生理特性:
①渗透脆性
概念:RBC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指标:常以RBC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作为脆性指标。
正常值:0.42%NaCl:开始溶血;0.35%NaCl:完全溶血。
影响因素:衰老RBC>刚成熟RB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正常RBC。
②悬浮稳定性
概念: RBC能比较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
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 以第1小时末RBC在沉降管中沉降距离来表示RBC沉降速度。
正常值:男:0~15mm/h, 女:0~20mm/h。
影响因素:血浆成分影响悬浮稳定性!与红细胞无关。
1.白蛋白、卵磷脂可抑制红细胞叠连。
2.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促进红细胞叠连。
③可塑造变形性;
概念:RBC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能力的特性。
影响因素:与表面积/体积呈正相关;与RBC膜弹性呈正相关;与RBC内粘度呈负相关。
4.造血:
生成原料:铁、蛋白质等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促成熟因子:VitB12、叶酸 →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5.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主要调节物
②雄性激素
(二)白细胞生理
白细胞组成:
白细胞数量:(4~10)x109/L
白细胞分类及功能
名称 |
百分比(%) |
主要功能 |
中性粒细胞 |
50~70 |
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组织、衰老的红细胞及抗原-抗体复合物 |
嗜碱性粒细胞 |
0~1 |
释放肝素、组织胺,参与过敏反应 |
嗜酸性粒细胞 |
0.5~5 |
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应答 |
淋巴细胞 |
20~40 |
T细胞 → 细胞免疫 |
单核细胞 |
3~8 |
吞噬作用、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与调节 |
(三)血小板生理
数量:100~300×109/L
生理特性: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吸附、修复
功能:
①维护血管壁完整性,血小板数量明显降低时,毛细血管脆性增高;
②血小板还可释放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以修复受损血管;
③当血管损伤时,血小板可被激活,参与生理止血的各个环节。
二、生理止血
正常时小血管损伤出血,经数分钟后出血自然停止的现象。
过程:小血管收缩 → 血小板血栓 → 血液凝固
出血时间:正常1~3min。(血小板)
凝血时间:依方法而定。(凝血因子)
◇血液凝固:血液由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血清:血凝后,血凝块回缩释出的液体。
◇凝血过程:
◇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比较
内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
启动方式ⅫⅢ
参与的
凝血因子不同多
全部来自血液少
组织因子参与
速度慢快
◇抗凝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血浆中的抗凝物质:
①抗凝血酶Ⅲ:灭抗凝血酶Ⅲ:通过与凝血酶和凝血因子FⅨa、FⅩa、FⅪa、FⅫa等分子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而抑制其活性
②肝素:加强抗凝血酶Ⅲ的作用(2000倍)。
③蛋白质C:1)灭活因子Ⅴ、Ⅷ。
2)限制因子Ⅹa与血小板结合。
3)增强纤溶。
④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例题】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 )
A.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B.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C.抑制因子Ⅹ的激活
D.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
E.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正确答案】E
【例题】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时,红细胞出现( )
A.聚集
B.粘着
C.叠连
D.凝集
E.凝固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