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过程。其基本特点是: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微血栓形成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和发病机制:引起DIC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细菌、病毒等感染和败血症等。其次为恶性肿瘤。产科意外、大手术和创伤也较常见。
机制:
(1)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凝血系统。
(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
(3)血细胞的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4)促凝物质进入血液。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功能代谢变化
1)出血
2)器官功能障碍
3)休克
4)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