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卫生资格考试 >> 初级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初级中药士 >> 考试辅导 >> 2020年初级中药士考试考点讲义:和解剂

2020年初级中药士考试《方剂学》考点讲义:和解剂

来源:考试网    2019-08-27   【

方剂学——第四单元 和解剂

  细目一 概述

  要点一 和解剂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少阳证、肝脾不和、肠胃不和,以及表里同病等证。

  要点二 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和解剂作用虽然平和,但也不能滥用。

  2.凡邪在肌表,或已完全入里,而不在半表半里,或不属脏腑不和、表里同病者,都不宜使用和解剂。

  3.因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气血不足而致寒热往来者,也不能使用和解剂,用之则重伤气血。

  细目二 和解少阳

  要点一 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 甘草(炙)三两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组方原理】本方证为邪居少阳半表半里,正邪抗争,枢机不利所致。伤寒邪犯少阳,正胜欲抗邪出于表,邪胜欲入里并于阴,邪正相争,出入未定,故往来寒热;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故胸胁胀满不舒,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病邪未入里化热,故舌苔薄白;脉弦为肝胆气郁之征;若妇人感受外邪,又正值经期,邪热乘虚而入,热与血结,血热瘀滞,则经水不当断而断,并寒热发作有时。以上诸症均属邪在少阳,适宜应用和解之法。

  方中柴胡散邪透表,又疏利肝胆,使半表之邪外达,重用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泻少阳半里之郁热,为臣药。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降泻,是和解少阳法的基本结构。半夏、生姜,一降一升,和胃降逆以止呕。人参、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并防邪气内传,共为佐药。甘草助参、枣扶正,又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宣通内外,被古人喻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

  要点二 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组成】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 生姜五两 大枣十二枚枳实四枚 大黄二两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 ,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组方原理】本方证为外有少阳之邪,内有阳明热结腑实所致,但仍以少阳为主。少阳病未解,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有阳明里热,热郁则郁郁微烦;邪入阳明化热成实,腑气不通,升降不利,故呕不止,心下痞硬满痛,大便秘结;里热下迫,清阳不升则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为少阳、阳明兼病之征。治宜和解少阳与内泻阳明热结并用。

  方中重用柴胡,疏散少阳半表之邪,为君药;配伍黄芩清泻少阳半里之邪,与柴胡合用,和解少阳;大黄通腑泻热,枳实破气消积,二药合用,能够内泻阳明热结,以上三药共为臣药。芍药能够缓急止痛,以解心下急痛,半夏配伍生姜,和胃降逆止呕,共为佐药。生姜、大枣调和诸药,共为使药。

  本方实由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以和解少阳,合小承气汤之半(大黄用量减半,并去厚朴),以轻下阳明热结,再加白芍组成。方名“大柴胡汤”,大是与小相对而言的,小柴胡汤仅治少阳病,此则治少阳兼阳明之证,其力量较小柴胡汤大,故名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的鉴别应用】

  大、小柴胡汤都能和解少阳,用治少阳病。

  但大柴胡汤兼能内泻热结,用治少阳、阳明合病,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秘为主证;小柴胡汤功专和解少阳,又能扶正,用治少阳病,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脉弦为主证。

  细目三 调和肝脾

  要点一 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柴胡 当归 茯苓 白芍药 白术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胀痛,神疲食少 ,口燥咽干,头痛目眩,或寒热往来,或乳房作痛,月经不调 ,舌淡红,脉弦而虚。

  【组方原理】

  本方证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所致。

  肝郁血虚,则两胁胀痛;肝郁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故神疲食少;郁而化热,则口燥咽干;肝气郁结,见于上则头痛目眩,见于中则乳房作痛,见于下则月经不调,发于外则寒热往来;舌淡红为血虚有热,脉弦而虚为肝郁血虚。治宜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法。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气机舒畅,为君药。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为臣药。君臣相伍,使肝气得疏,肝血得养,而气不横逆,则疏泄正常。白术、茯苓补中健脾,生化气血;煨生姜温胃和中 ,与归芍相合,调畅气血;薄荷疏肝解郁 ,助柴胡疏肝而散郁热,共为佐药。甘草缓急调药,为使药。诸药合用,能使肝郁得解,脾虚得健,血虚得养,气血和畅,则诸症自愈,人无病痛之扰,则逍遥自在,故名“逍遥散”。

  【加减化裁】

  肝郁气滞较甚,加香附、郁金、陈皮以疏肝解郁 ;血虚甚者,加熟地黄以养血;肝郁化火者,加牡丹皮、栀子以清热凉血。

  【逍遥散与四逆散的鉴别应用】二方都可以调和肝脾,治肝脾不和证 。逍遥散功能调和肝脾,和血调经,主治肝郁血虚所致的胸胁疼痛,倦怠食少以及月经不调等证。四逆散能解郁泻热,主治阳气郁遏不能外达所致的热厥证,以及肝脾不和、气郁于内所致的胸胁腹痛。

  要点二 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组成】白术三两 白芍药二两 陈皮一两五钱 防风一两

  【功用】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肝郁脾虚之痛泻。肠鸣腹痛,痛则泄泻 ,痛泻不止,反复发作,舌苔薄白,脉弦而缓。

  【组方原理】

  本方证由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运失常所致。肝郁不达,横逆乘脾,则影响脾胃的升降运化,致使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故见大便泄泻;因气机郁滞而失调,其特点为肠鸣腹痛,痛必泄泻,常受情绪影响而反复发作;舌苔薄白,脉弦而缓为肝旺脾虚之象。治宜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方中白术健脾补中,燥湿止泻以治脾,为君药 。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以治肝,为臣药。陈皮理气燥湿,醒脾和胃,为佐药。

  防风散肝舒脾胜湿,又为脾经引经之药,兼为佐使 。四药合用,能补脾胜湿而止泻,柔肝理气而止痛,使脾健肝和,痛泻自止。

  细目四 调和肠胃

  要点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组成】半夏半升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甘草(炙)三两

  【功用】和胃降逆,开结除痞。

  【主治】胃气不和,心下痞证。 心下痞,但满不痛,或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肠鸣下利,舌苔黄腻,脉弦数。

  【组方原理】

  本方原治小柴胡汤证因误下,损伤中阳,寒从中生,少阳邪热乘虚内陷,以致寒热错杂,而成心下痞证 。无形邪气内陷于里,故但满而不痛不硬,按之濡软;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脾气不升,则肠鸣下利,表现为寒象;舌苔黄腻,脉弦数,为热陷于里,表现为热象。治宜平调寒热,复其升降,补其脾胃为法。

  方中半夏苦辛温燥,善能散结除痞,降逆止呕,为君药。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助半夏温胃消痞以和阴;黄芩、黄连苦寒降泻,清泻里热以和阳,共为臣药。四药相配,辛开苦降,平调寒热,以治寒热错杂之证 。又因本证中虚失运,故用人参、甘草、大枣为佐药,甘温益气,以补中焦之虚。炙甘草调和诸药,兼为使药。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寒热并用以和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升降,补泻同施以调虚实。

  【加减化裁】

  1.临证时若中气不虚,舌苔白腻者,可去人参、大枣,加厚朴、苍术以行气燥湿;气滞较重而痞满甚者,可加枳实、生姜以开结散滞

  2.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中干姜用量减至一两,加生姜四两。功效:和胃消痞,宣散水气。主治:水热互结,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等。

  3.甘草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中炙甘草用量增至四两。功效:和胃补中,降逆消痞。主治: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以教材大纲知识点为指导,精作试题,让你备考复习做题一步到位,提高复习效率

  【焚题库】主治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考生+考前模拟试题】

  在线题库,网校课程辅导资料获取,考试交流可以加入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741262248卫生资格考试 有专门老师为你解答。

模拟考场

主治医师章节练习

历年真题

每日一练

免费模拟机考在线测试

主治医师章节针对练习专项突破

每真题练习实战演练

每天10道最新试题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纠错评论责编:zlq91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