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口服给药的药物吸收
一、注射给药
(一)注射给药的途径
静脉注射(iv)、动脉注射(ia)、皮内注射(ic或id)、皮下注射(sc)、肌内注射(im)、关节腔内注射和脊髓腔注射。除了血管内给药没有吸收过程外,其他途径如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都有吸收过程。
1.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静脉血管进入血液循环,不存在吸收过程,注射结束时的血药浓度最高,作用迅速。
静脉注射分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前者用量小,一般为5-50ml,后者用量可大至数千毫升,注射溶媒常为水或乙醇。
2.肌内注射
肌内注射存在吸收过程,药物先经结缔组织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和淋巴进入血液循环。
药物以扩散和滤过两种方式转运,通过生物膜速度快。脂溶性药物扩散后通过毛细血管内皮吸收,水溶性药物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壁上的细孔进入血管。
一般吸收程度与静注相当,但少数药物吸收不比口服好。如难溶性药物采用非水溶剂、药物混悬液等,注射后在局部组织形成贮库,缓慢释放。
肌内注射容量一般为2-5ml。
3.皮下注射与皮内注射
皮下与皮内注射时由于皮下组织血管少,血流速度低,药物吸收较肌内注射慢,甚至比口服慢。
需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时可采用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
4.其他部位注射
(1)动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动脉血管,不存在吸收过程和肝首过效应。
(2)鞘内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脊椎腔内,可以避免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提高脑内的药物浓度,有利于脑部疾病的治疗。
(3)腹腔内注射:药物通过门静脉吸收进入肝脏,因此存在首过效应。由于腹腔注射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故仅用于动物试验。
(二)影响注射药物吸收的因素
1.生理因素的影响 机体的生理因素主要影响药物的被动扩散和注射部位的血流。
注射部位血流状态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如血流量是三角肌>大腿外侧肌>臀大肌。
局部热敷、运动等可使血流加快,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2.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分子量小的药物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吸收,分子量大的主要通过淋巴吸收,淋巴流速缓慢,吸收速度也比血液系统慢。
3.剂型因素
药物从注射剂中的释放速率是药物吸收的限速因素,各种注射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排序为:水溶液>水混悬液>O/W乳剂>W/O乳剂>油混悬液。
二、口腔黏膜给药
(一)口腔黏膜的生理与结构
口腔内不同部位的黏膜结构、厚度和血液供应均不同。
药物渗透性能顺序为舌下黏膜>颊黏膜>牙龈、硬腭黏膜。
(二)口腔给药的特点
口腔吸收的药物经颈内静脉到达心脏,再入体循环,避免了肝脏的首过作用,也不受胃肠道pH和酶系统的破坏。
口腔给药有利于首过作用大或胃肠中不稳定的药物,如甲睾酮、异丙肾上腺素等。此外,硝酸甘油、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在舌下有良好的吸收。
(三)药物口腔黏膜的吸收途径
口腔黏膜作为全身用药途径主要指颊黏膜吸收和舌下黏膜吸收。
舌下黏膜渗透能力强,药物吸收迅速,给药方便,但易受唾液冲洗作用影响、保留时间短是舌下给药的主要缺点。因而舌下片剂要求药物溶出速度快、剂量小、作用强。
颊黏膜药物渗透能力比舌下黏膜差,一般药物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不如舌下黏膜。但颊黏膜表面积较大,且受口腔中唾液冲洗作用影响小,能够在黏膜上保持相当长时间,有利于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吸收,有利于控释制剂释放。
三、皮肤给药
1.定义 经皮吸收,是指药物从特殊设计的装置中释放,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系统的一种给药剂型,通常称为经皮给药系统或经皮治疗系统。
2.主要特点
①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灭活及肝的首过效应;
②使血药浓度平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有效浓度范围之内;
③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④提高安全性,患者可随时停止用药。
3.皮肤的结构与生理
皮肤的角质层对于皮肤的吸收极为重要,是药物吸收的主要屏障。
真皮及皮下组织对药物穿透的阻力很小,且微血管发达,药物由此吸收进入体循环。
4.皮肤的吸收途径
①经完整皮肤吸收,即通过角质层等表皮结构进入真皮组织,完整的表皮具有类脂膜特性,主要允许脂溶性和非解离型药物透过;
②经细胞间隙途径;
③经附属器途径吸收,即通过汗腺、毛孔和皮脂腺进入真皮和皮下。
5.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
①药物性质:同时具有脂溶性和水溶性的药物穿透性更佳。
另外,药物分子量、药物的分散状态、药物在吸收部位的浓度对吸收也有很大影响。
②基质性质:
一般情况下:
药物的释放速度: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油脂性基质>烃类基质
基质还可影响皮肤的水合作用而药物的透过。
水合作用:油脂性基质> W/0乳剂型基质> O/W型基质>水溶性基质。
基质的pH通过影响药物解离状态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③透皮吸收促进剂:适宜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可有效地增加药物的透皮吸收。常用的有: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尿素及衍生物、二甲基亚砜、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月桂氮(艹卓)酮、油酸、挥发油、表面活性剂等。
④皮肤状况:皮肤受损或患病时通透性比正常的完整皮肤高出很多(这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种属、年龄、部位、皮肤含水量也对皮肤渗透性有影响。
6.提高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
①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
②离子导入技术;
③超声导入法。
7.经皮吸收的研究方法(略)
四、鼻腔黏膜给药
(一)鼻腔的结构与生理
鼻腔的主要吸收部位为鼻中隔和鼻甲黏膜。
鼻粘膜表面粘液和纤毛的作用→只有以气流状态或溶液状态存在的药物,才能迅速通过黏膜分泌物表面被鼻腔吸收进入体循环。
(二)鼻腔给药的特点
鼻黏膜给药被认为是较理想的取代注射给药的全身给药途径。其优点有:
①为蛋白多肽类药物提供一条非注射的给药途径;
②避免肝脏首关效应;
③增加药物的脑内递送;
④避免胃肠道的吸收;
⑤鼻腔免疫(略)
(三)影响鼻黏膜吸收的因素
*脂溶性药物易于吸收,水溶性药物吸收差些;
*分子量越大吸收越差,大于1000时吸收较少;
*鼻黏膜带负电荷,故带正电荷的药物易于透过;
*非解离型药物吸收好。
五、肺部给药
肺部给药的特点:
1.肺部给药主要是通过口腔吸入,经过咽喉进入呼吸道,到达吸收或作用部位。肺部给药能产生局部或全身的治疗作用。
2.与其他给药途径相比,肺部给药的吸收表面积大,肺泡上皮细胞膜薄,通透性高;吸收部位的血流丰富,酶的活性相对较低,能够避免肝脏的首关效应,生物利用度较高。
3.气雾剂或吸入剂给药时,药物粒子大小影响药物到达的部位,大于10μm的粒子沉积于气管中,2~10μm的粒子到达支气管与细支气管,2~3μm的粒子可到达肺部,太小的粒子可随呼吸排出,不能停留在肺部。
六、直肠给药
(一)直肠给药的特点
直肠给药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①口服给药困难或不能口服给药时,如昏迷患者、婴幼儿或哮喘患者可采用直肠给药;
②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或者在胃中不稳定的药物如红霉素,通过直肠给药能够避免上述缺点;
③有明显肝脏首关效应的药物通过直肠给药,有可能避免首关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
④连续肌内注射给药不能耐受者,尤其适用于哮喘、糖尿病、贫血等慢性病的长期治疗;
⑤直肠吸收比口服吸收慢,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二)直肠给药的吸收途径
直肠的药物吸收主要有两条途径:
①通过直肠中、下静脉和肛管静脉吸收,汇集于下腔静脉,直接进入体循环;
②通过直肠上静脉吸收,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然后进入体循环。
给药部位距肛门口2cm左右时,药物主要通过前一途径吸收,可以避免肝脏首关效应;而距肛门口6cm处给药时,大部分通过直肠上静脉吸收,具有明显的首关效应。
七、阴道给药
(一)阴道给药特点
阴道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对于特定的疾病和药物是有效的药物吸收部位。主要特点如下:
①阴道中酶的降解很少,药物吸收直接进入体循环,避免首过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
②阴道环等用于计划生育的给药系统安全、长效、使用方便。
(二)阴道给药的吸收途径
药物通过阴道黏膜以被动扩散透过细胞膜的脂质通道为主,同时阴道吸收也可通过含水的微孔通道进行。
激素类药物能有效地通过阴道黏膜吸收,经阴道给药能够避免口服给药造成的肝脏首过作用和胃肠道副作用。如黄体酮和雌二醇由于肝脏的首过作用口服生物利用度很低,前列腺素口服胃肠道刺激性较强,经阴道给药比较有利。
八、眼部给药
(一)眼吸收途径
眼吸收途径有两条。
一条是渗入角膜,经前房到达虹膜和睫状肌,角膜吸收主要用于眼局部疾病的治疗;
另一条是从结膜吸收,经巩膜转运至眼球后部,结膜吸收可以治疗全身性疾病。
(二)影响药物眼部吸收的因素
1.生理因素 角膜受损时透过性显著增加。
2.药物的理化性质
角膜组织为脂质-水性-脂质结构,因此具有一定亲油亲水平衡的药物,或离子型与分子型之间能很快平衡的药物,较易透过角膜。分子量大小也有影响,小分子吸收更快。
3.剂型因素 药物与角膜的接触程度和时间对吸收影响很大。
滴眼水溶液——有利于药物渗入角膜;黏度大的制剂,如眼膏,药物与角膜的接触时间较长,吸收增加。
眼用膜剂——用药后被泪液逐渐溶解,形成黏稠的胶状液,不易从鼻泪管流失,又可黏附在角膜上,延长接触时间,起到较长药效。
混悬性滴眼液——药物微粒可存在于结膜囊内,不断供给药物透入角膜。
4.渗透促进剂 加入渗透促进剂可增加药物在眼部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