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卫生资格考试 >> 初级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初级中药师 >> 考试辅导 >> 初级中药师考试资料:精气血津液失常

初级中药师考试资料:精气血津液失常

来源:考试网    2017-08-15   【

精、气、血、津液的失调是指在疾病的过程中,由于邪正斗争的盛衰,或脏腑功能的失调,导致精、气、血、津液的不足、运行失常,以及关系失调的病理变化。

人体精、气、血、津液的充足和运行协调,是脏腑、经络、官窍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由于某些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精、气、血、津液的失常,或关系失调,必然会影响到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一)精的失常

1.精亏

精亏,是指精不足的病理变化。

精,是指广义的精,包括水谷之精、五脏六腑之精和肾精。因此,精失常就是指由于多种病因导致这些精的不足,使其功能低下,产生种种病变。

水谷之精来源于饮食,生成于脾胃,输布至全身,起着滋养各组织器官的作用。若因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不良,或纳入饮食的量少质劣,或饮食偏嗜,均能使水谷之精的来源生成不足,形成水谷之精不足的病理变化。水谷之精不足可以出现面黄肌瘦、头昏目眩、疲倦乏力等虚弱状态,进而可以导致五脏六腑之精的不足。

肾精禀受于父母,来源于先天,赖后天水谷之精的充养而维持其充盛状态。在生理上,肾精除了能滋养各脏腑,为脏腑阴精的根本外,还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生殖和生髓化血的功能。因此,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以及脏腑病变所致阴精不足而日久累及于肾,均能导致肾精不足,形成肾精不足的病理变化。肾精不足的临床表现是多方面的,如生长发育不良、不孕不育、血虚,以及体弱多病、未老先衰,以及女子不孕、男子精少不育,也可见眩晕、耳鸣、精神萎靡、足膝酸软、健忘等。

2.精淤

精淤,是指男子之精淤滞于精道,以及排精的障碍。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房事不节,或忍精不泄,或年少手淫,或旷久不交,或惊恐伤肾,或忧郁气滞,或瘀血、败精阻滞,或肝气不畅,疏泄不利,或邪阻精道,排泄不畅而淤滞。常见临床表现有排精不畅,并伴精道疼痛、睾丸胀痛、小腹坠胀等。

(二)气的失常

气的失常包括气虚和气机失调等病理变化。

1.气虚

气虚,是指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其形成的原因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的功能失调而致气的生成不足。也可因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导致。常见临床表现有精神萎顿、倦怠、四肢无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等。

2.气机失调

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病理变化。

(1)气滞

气滞,即气机郁滞不畅。气滞于某一局部,可以出现胀满疼痛,甚则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常见肺气壅滞、肝郁气滞或脾胃气滞等。

(2)气逆

气逆,为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如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上气;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嗳气;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而易怒等。一般地说,气逆于上,以实为主。但也有因虚而气上逆者。如肺虚而肺失肃降或肾不纳气,都可导致肺气上逆。

(3)气陷

气陷,是气虚病机的一种,是以气的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在气虚而升举力量减弱的情况下,就会引起某些内脏的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由于“人受气于谷”,气生化于脾,脾主升,脾胃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在脾胃气虚时,更易导致气陷,故气陷常称为中气(即脾胃之气的合称)下陷,还可伴见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以及短气乏力、语声低微、脉弱无力等。

(4)气闭和气脱

气闭和气脱,都是以气的出入异常为主的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多为厥、脱等重证。

气闭,多由于浊邪外阻,或因气郁之极,甚至气的外出亦为所阻,从而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

气脱,多由于正不敌邪,或正气的持续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脱而致气脱,从而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实际上是各种虚脱病变的主要病机。

(三)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包括血虚、血瘀和血热等病理变化。

1.血虚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多由失血过多,或脾胃虚弱,化血不足,或久病不愈,营血暗耗所致。常见临床表现有面色不华、唇舌爪甲色淡、头目眩晕、心悸怔忡、神疲乏力,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等。

2.血瘀

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血瘀的形成,一是与气虚推动无力、气滞血行不利、血寒经脉拘急、血热相互搏结等原因,使血行不畅有关;二是与内外伤、气虚失摄、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有关。常见临床表现有刺痛,痛处固定,昼轻夜重,拒按,肿块固定,瘀在肌肤则皮色青紫或青黄,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另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的原因不同而临床表现有异。

3.血热

血热,是指血分有热,血行加速的病理状态。多由邪热入血,或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所致。由于血得温则行,故在血热的情况下,血液运行就加速,甚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邪热又可煎熬血和津液。所以,血热的临床表现,以既有热象,又有耗血、动血及伤阴表现为其特征。

12
纠错评论责编:lzy080201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