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
第九单元 外用膏剂
细目一 概述
学习要点:
1.外用膏剂的特点
2.外用膏的分类
要点一 外用膏剂的特点
外用膏剂: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
保护、润滑、局部治疗、全身作用
经皮给药系统(TDS),或经皮治疗系统(TTS)
经皮给药系统中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体循环——
①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②避免药物的胃肠道破坏
③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变化
④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要点二 外用膏剂的分类
分类☆:
细目二 软膏剂
学习要点:
1.软膏剂常用基质的种类与选用
2.软膏剂的制法
软膏剂:饮片提取物、饮片细粉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油脂性基质→油膏
水溶性基质
乳剂基质→乳膏
含饮片细粉量在25%以上→糊剂
固体药物→细粉
要点一 软膏剂常用基质的种类与选用
(一)油脂性基质
1.特点
优点:
①润滑、无刺激性
②能封闭皮肤表面,减少水分蒸发,促进皮肤的水合作用,故对皮肤的保护及软化作用比其他基质强
缺点:
①油腻性及疏水性较大
②不宜用于急性炎性渗出较多的创面
③药物释放较差、不易与水性液混合、用水也不易洗除
2.分类及代表品种
白凡士林:对皮肤与黏膜无刺激性。油腻性大而吸水性较差(仅能吸水5%),故不宜用于有多量渗出液的患处。
(二)乳剂型基质☆
乳剂型基质:由水相、油相借乳化剂的作用在一定温度下乳化而成的半固体基质。
特点
①对油和水均有一定亲和力,有利于药物的释放与穿透;
②可吸收创面渗出物,易涂布、易清洗;
③可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的皮肤病,忌用于糜烂、溃疡及化脓性创面;
④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不宜制成乳剂型软膏。
分类及代表品种——油包水型、水包油型
注意和乳剂相区别,乳剂是乳白色的液体制剂,而软膏剂的乳剂基质是半固体基质。
1.O/W型乳剂基质——能与多量的水混合、无油腻、易洗除
2.W/O型乳剂基质——吸收少量水分,但不能与水混合,透皮良好,涂展性佳
(三)水溶性基质
水溶性基质由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水溶性物质组成。高分子物质溶解后形成凝胶,则属凝胶剂,如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等,目前最常用的水溶性基质主要是聚乙二醇类。
特点:
①释药较快
②无油腻性和刺激性;
③能吸收组织渗出液,可用于糜烂创面和腔道黏膜
④润滑作用较差
⑤易失水、发霉,故需加保湿剂与防腐剂
分类及代表品种:
1.纤维素衍生物: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2.聚乙二醇(PEG)——最常用
聚乙二醇(PEG)为乙二醇的高分子聚合物,药剂中常用分子量在300~6000。PEG700以下是液体,PEG1000、PEG1500及PEG1540是半固体,PEG2000以上是固体。若取不同平均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以适当比例相混合,可制成黏度适宜的基质。
吸湿性强,可吸收分泌液,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长期使用可致皮肤脱水干燥。
★几个重要知识点★
软膏不同基质的应用
油脂性基质:对皮肤的保护及软化作用比其他基质强,不宜用于急性炎性渗出较多的创面
乳剂型基质:忌用于糜烂、溃疡及化脓性创面
水溶性基质:可用于糜烂创面和腔道黏膜
要点二 软膏剂的制法
1.软膏剂中基质的净化与灭菌
油脂性基质:加热熔融,并趁热滤过,除去杂质,必要时150℃×1h干热灭菌并去除水分。
水溶性基质:溶胀、溶解制成溶液或凝胶后备用
2.软膏剂中药物的处理及加入基质中的方法☆
(1)可溶性药物
药物水溶液直接加入水溶性基质中。
(2)不溶性固体药物
①制成细粉、极细粉+少量基质→再逐渐递加其余基质研匀
②将药物细粉加入熔融的基质中,不断搅拌直至冷凝
(3)中药浸出物→浓缩至稠膏状,再与基质混合
(4)共熔成分
如樟脑、薄荷脑、麝香草酚等并存时,可先研磨使共熔后,再与冷至40℃左右的基质混匀。
(5)挥发性或热敏性药物
熔融基质降温至40℃,再混合
3.软膏剂的制法
(1)研和法
(2)熔和法
(3)乳化法
细目三 黑膏药
学习要点:
1.黑膏药原料的处理
2.黑膏药的基质种类
3.黑膏药的制法
黑膏药:
饮片,食用植物油与红丹(铅丹)或官粉(铅粉)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制成的供皮肤贴敷的外用制剂。
前者称为黑膏药,后者称为白膏药。其中黑膏药较为常用。
要点一 黑膏药原料的处理
供制备黑膏药的饮片应适当碎断,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加食用植物油炸枯。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矿物药以及贵重药应研成细粉,于摊涂前加入,温度应不超过60℃。
要点二 黑膏药的基质种类
(1)植物油:麻油(最好)、棉籽油、豆油、菜油、花生油、混合油
(2)红丹(章丹、铅丹、黄丹、东丹、陶丹):为橘红色非结晶性粉末,其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含量要求在95%以上。铅丹应干燥。
使用前应干燥,无吸潮结块,并过筛使成松散细粉,以免聚结成颗粒,下丹时沉于锅底,不易与油充分反应。
要点三 黑膏药的制法
工艺流程:
药料提取(炸料)→炼油→下丹收膏→去“火毒”→摊涂
(1)药料提取(炸料)——得药油
油温:200~220℃
炸料程度: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后下:质地轻泡不耐油炸的(花、草、叶、皮),待其他药材炸至枯黄后加入
摊涂前加入:挥发性成分、矿物药、贵重药
(2)炼油:
将去渣后的药油继续加热熬炼,使油脂在高温条件下氧化、聚合、增稠。
油温:300℃
(3)下丹收膏:
下丹油温:320℃——油丹生成高级脂肪酸铅盐,药油由棕褐色进而成为黑色的稠膏状物。
(4)去“火毒”:
火毒:高温时氧化及分解生成的具刺激性的低分子产物,如醛、酮、脂肪酸
火毒刺激反应:局部产生刺激,轻者出现红斑、瘙痒,重者发泡、溃疡
去火毒:水中浸泡(或动态流水)、阴凉处久贮去除火毒
(5)摊涂:
取膏药团块置适宜的容器中,在水浴上熔融,加入可溶性或挥发性的药物,如乳香、没药、冰片、樟脑等可先研成细粉,等膏熬成,摊涂前加入已熔化的膏药中混匀;贵重饮片,如麝香等可研成细粉,待膏药摊涂后撒布于表面,搅匀。
用竹签蘸取规定量的膏药,摊于纸或布等裱背材料上,包装,置阴凉处贮藏。
例 暖脐膏
A型题:
黑膏药的制备流程为( )
A.药料提取→炼油→去“火毒”→下丹成膏→摊涂
B.药料提取→去“火毒”→炼油→下丹成膏→摊涂
C.药料提取→炼油→下丹成膏→去“火毒”→摊涂
D.炼油→药料提取→下丹成膏→去“火毒”→摊涂
E.炼油→药料提取→去“火毒”→下丹成膏→摊涂
[答疑编号700899109107]
【正确答案】C
细目四 橡胶膏剂
学习要点:
1.橡胶膏剂的基质
2.橡胶膏剂的制法
橡胶膏剂:提取物或化学药物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
不含药:橡皮膏(胶布)
含药:伤湿止痛膏
特点:
①橡胶膏剂黏着力强
②用时无需加热软化
③使用携带方便,不污染衣物
④可保护伤口、防止皮肤皲裂,治疗风湿痛等疾病
⑤膏层薄,容纳药物量少,维持时间较短
橡胶膏剂的组成:
①膏料层:药物+基质(辅料)
②裱背材料
③膏面覆盖物——避免膏片相互黏着及防止挥发性药物的挥散
要点一 橡胶膏剂的基质
(1)橡胶:主要基质原料
(2)增黏剂:松香(替代品:甘油松香酯、氢化松香、β-蒎烯)
(3)软化剂:可使生胶软化,增加胶浆的柔性和成品的耐寒性,改善膏浆的黏性。
常用: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植物油、
对比记忆:软膏剂的油脂性基质——凡羊蜡油
(4)填充剂:
氧化锌(药用规格)、锌钡白(俗称立德粉)。
(5)溶剂
溶解基质,汽油、正己烷,需回收除去。
要点二 橡胶膏剂的制法
1.溶剂法
工艺流程:药料提取—→制备膏料—→涂布—→回收溶剂—→切割—→加衬—→包装。
2.热压法
细目五 凝胶膏剂与涂膜剂
学习要点:
1.凝胶膏剂的组成
2.涂膜剂的组成
要点一 凝胶膏剂的组成
凝胶膏剂:系指药物提取物或化学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
凝胶膏剂的组成:
(1)背衬层——基质载体
(2)防黏层——保护膏体
(3)膏体——主要部分(基质+药物)
要点二 涂膜剂的组成
涂膜剂:饮片经适宜方法提取或溶解,与成膜材料制成的供外用涂抹,能形成薄膜的黏稠液体制剂。
成膜材料: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缩甲乙醛、聚乙烯醇缩丁醛
常用溶剂:乙醇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
其他:增塑剂、保湿剂
以教材大纲知识点为指导,精作试题,让你备考复习做题一步到位,提高复习效率
【焚题库】药学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考生+考前模拟试题】
在线题库,网校课程辅导资料获取,考试交流可以加入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1101346508有专门老师为你解答。
模拟考场 |
药学章节练习 |
历年真题 |
每日一练 |
免费模拟考场在线测试 |
章节针对练习专项突破 |
每真题练习实战演练 |
每天10道最新试题 |
查看详情 | 查看详情 |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