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一)机体方面的因素
1.年龄: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一般为成年人剂量的3/4左右。
2.性别
3.病理状态
(1)肝功能不全
①甲苯磺丁脲、氯霉素等,由于肝的生物转化速率减慢,因而作用加强,持续时间延长;②可的松、泼尼松等需在肝经生物转化后始有效的药物,则作用减弱;
③不经肝脏转化的药物使用不受影响,如在肝功能不全时可用氢化可的松或泼尼松龙。
(2)肾功能不全
①肾功能不全致经肾脏消除的药物排泄减慢;
②氨基糖苷类: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③头孢唑啉(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3)营养不良
①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血中游离型药物增多;
②肝微粒体酶活性低、数量少,药物代谢减慢;
③因脂肪组织较少,可影响药物的储存。
4.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
(1)个体差异
①量的差别:高敏性和耐受性;
②质的差异:免疫反应异常
(2)遗传因素
①少年型恶性贫血,维生素B12在肠内不能吸收
②先天性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患者对治疗量的乙酰水杨酸、奎宁、伯氨喹、磺胺类药等可引起溶血。
③异烟肼乙酰化分为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慢代谢型者肝中乙酰化酶活性低,服药后异烟肼血药浓度较高,t1/2延长,显效较快。
5.种属差异
(1)种属差异
(2)种族差异:对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和作用靶点的敏感性有显著影响。
①异烟肼乙酰化分为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中国人快代谢型者多,白种人中慢代谢型多。
(二)药物方面的影响
1.剂型
①水溶液>散剂>片剂;②缓释制剂 ③控释制剂是指药物按零级速率缓慢释放,使血药浓度稳定在有效浓度水平,产生持久药效。
2.剂量
①剂量增加,作用增强;②产生不同作用,如镇静、催眠、抗惊厥。
3.给药途径
①静脉注射>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给药;③影响作用性质:硫酸镁1〉口服给药:泻下作用;2〉注射给药:抗惊厥(拮抗Ca2+作用)。
4.给药时间
①一般饭前服药吸收较好②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用;③催眠药宜在临睡前服用;④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日量早晨一次服用,可减轻对腺垂体抑制的副作用。
5.反复用药
(1)耐受性:快速耐受性,交叉耐受性;
(2)耐药性,也称抗药性;
(3)药物依赖性:①生理依赖性②精神依赖。
6.药物的相互作用
(1)配伍禁忌
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使氨基糖苷类失去抗菌活性;②青霉素在葡萄糖溶液中不稳定,易致过敏。
(2)药动学相互作用
①抗酸药影响弱酸性药物在胃内的吸收;②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合用作用增强,毒性加大。
(3)药效学相互作用
①协同作用:1〉扩血管药+利尿药+β受体阻断剂;2〉SMZ+TMP。
②拮抗作用:1〉生理性拮抗: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2〉化学性拮抗:鱼精蛋白解救肝素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