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卫生资格考试 >>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 考试辅导 >> 2020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中医诊断学》第三单元

2020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考点:第三单元

来源:考试网    2019-09-06   【

中医诊断学——第三单元 舌诊

  细目一 舌诊原理

  1.舌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舌为心之苗,心主神明。

  (2)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3)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4)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

  (5)足太阳膀胱经经筋结于舌本。

  (6)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2.脏腑的病变反映于舌,具有一定的规律

  (1)舌质多候五脏病变,侧重血分。

  (2)舌苔多候六腑病变,侧重气分。

  (3)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

  (4)舌中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

  (5)舌根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

  (6)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

  细目二 正常舌象

  正常舌象的主要特征为: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细目三 望舌质

  要点一 舌色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淡红舌

正常人,病轻

 

淡白舌

阳虚水湿内停

淡白湿润,舌体胖嫩

气血两亏

淡白光莹,舌体瘦薄

红舌

实热

舌色鲜红,黄苔

虚热

舌红而少苔或无苔

绛舌

热入营血

舌绛有苔,或伴有红点、芒刺

阴虚火旺

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

紫舌

血行不畅

 

  要点二 舌形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1.老舌:舌质纹理粗糙或皱缩,坚敛而不柔软,舌色较暗者,为苍老舌。

  临床意义:实证。

  2.嫩舌: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舌色浅淡者,为娇嫩舌。

  临床意义:虚证。

  3.胖舌:主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

  ①舌淡胖大: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②舌红胖大:多属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

  ③肿胀舌:舌红绛肿胀者,多心脾热盛。

  4.瘦舌:主气血阴液不足。

  ①舌体痩薄而色淡:多是气血两虚。

  ②舌体瘦薄而色红绛干燥:多为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5.点、刺舌:

  (1)临床意义: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盛。

  6.裂纹舌:阴血亏损。

  ①舌红绛而有裂纹:多是热盛伤津,或阴液虚损。

  ②舌淡白而有裂纹:多为血虚不润。

  ③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而又有裂纹:属脾虚湿侵。

  7.齿痕舌:主脾虚、水湿内停证。

  ①舌淡胖大,润而有齿痕:多属寒湿壅盛,或阳虚水湿内停。

  ②舌淡红而有齿痕:多是脾虚或气虚。

  ③舌红肿胀而有齿痕:为内有湿热痰浊壅滞。

  ④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而边有轻微齿痕:可为先天性齿痕。

  小结 舌形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老舌

实证

嫩舌

虚证

胖舌

水湿内停、痰湿热毒

瘦舌

气血阴液不足

点、刺舌

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盛

裂纹舌

阴血亏损

齿痕舌

脾虚、水湿内停证

  要点三 舌态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1.痿软舌:伤阴,或气血倶虚。

  ①舌淡白而痿软:多是气血俱虚。

  ②新病舌干红而痿软:多是热灼津伤。

  ③久病舌绛少苔或无苔而痿软:多见于外感病后期,热极伤阴,或内伤杂病,阴虚火旺。

  2.强硬舌:热入心包,或高热伤津,或风痰阻络。

  ①舌红绛少津而强硬:多因邪热炽盛。

  ②舌胖大兼厚腻苔而强硬:多见于风痰阻络。

  ③舌强语言謇涩,伴肢体麻木、眩晕:多为中风先兆。

  3.歪斜舌:中风、喑痱或中风先兆。

  4.颤动舌:肝风内动

  ①久病舌淡白而颤动:多属血虚动风。

  ②新病舌绛而颤动:多属热极生风。

  ③舌红少津而颤动:多属阴虚动风。

  ④酒毒内蕴,亦可见舌体颤动。

  5.吐弄舌:心、脾二经有热所致

  6.短缩舌:危重证候的表现。

  小结 舌态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痿软舌

伤阴,或气血倶虚

强硬舌

热入心包,或高热伤津,或风痰阻络

歪斜舌

中风、喑痱或中风先兆

颤动舌

肝风内动

吐弄舌

心、脾二经有热

短缩舌

危重证候

  要点四 舌下络脉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绛、绛紫、紫黑色,或舌下络脉曲张如紫色珠子状大小不等的结节等改变,血瘀的征象。

  舌下络脉短而细,舌色偏淡者,多属气血不足,脉络不充。

  细目四 望舌苔

  要点一 望苔质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1.(1)薄、厚苔

  ①薄苔:属正常舌苔;外感表证,或内伤轻病。

  ②厚苔:主邪盛入里,或痰湿、食积等。

  (2)舌苔厚薄变化的临床意义:

  ①舌苔由薄转厚:邪气渐盛,或表邪入里,为病进。

  ②舌苔由厚转薄:正气胜邪,内邪消散外达,为病退。

  2.润、燥苔

润苔

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津液未伤

滑苔

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而滑

主寒证、主湿证、主痰饮

燥苔

扪之无津,甚则舌苔干裂

津液已伤

糙苔

粗糙如砂石,扪之糙手,津液全无

热盛伤津之重症

  3.腻苔:指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如涂有油腻之状,中间厚、边周薄者。

  主湿浊内蕴。

  4.腐苔:指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者。

  主痰浊、食积;

  5.剥落苔

  ①舌红苔剥:多为阴虚。

  ②舌淡苔剥或类剥:多为血虚或气血两虚。

  ③镜面舌而舌色红绛:胃阴枯竭,胃乏生气。

  ④舌色白如镜,甚至毫无血色:主营血大虚,阳气虚衰。

  6.偏、全苔

  ①偏苔:提示舌所分候的脏腑有邪气停聚。

  ②全苔:主邪气散漫。多为痰湿阻滞之征。

  7.真、假苔

  ①真苔:病之初期、中期—胃气壅实,病邪深重;

  久病—胃气尚存。

  ②假苔:新病—病情较轻;

  久病—胃气匮乏,病情危重。

  小结 望苔质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薄苔

正常舌苔,外感表证,或内伤轻病

厚苔

邪盛入里,或痰湿、食积

润苔

正常

滑苔

主寒证、主湿证、主痰饮

燥苔

津液已伤

糙苔

热盛伤津之重症

腻苔

湿浊内蕴

腐苔

痰浊、食积

镜面舌

胃阴枯竭

偏苔

舌所分候的脏腑有邪气停聚

全苔

主邪气散漫。多为痰湿阻滞

真苔

病之初期、中期—胃气壅实,病邪深重;久病—胃气尚存。

假苔

新病—较轻;久病—胃气匮乏,病情危重

  要点二 望苔色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1.白苔:常见于表证、寒证、湿证。特殊情况下,也主热证。

  (1)薄白苔:正常舌象、表证初期、里证病轻、阳虚内寒。

  (2)苔薄白而滑:外感寒湿、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3)苔薄白而干:外感风热。

  (4)苔白厚腻:湿浊内停,或为痰饮、食积。

  (5)苔白厚而干:痰浊湿热内蕴。

  2.黄苔:主里证、热证。

  (1)薄黄苔:外感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

  (2)苔淡黄而滑润多津(黄滑苔):阳虚寒湿之体,痰饮聚久化热,或气血亏虚,复感湿热之邪。

  (3)苔黄而干燥,甚至干裂:邪热伤津、燥结腑实。

  (4)苔黄而腻:湿热、痰热内蕴、食积化腐。

  3.灰黑苔:主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

  (1)苔灰黑而湿润:阳虚寒湿内盛、痰饮内停。

  (2)苔灰黑而干燥:热极津伤。

  (3)苔黄黑(霉酱苔):胃肠素有湿浊宿食,积久化热,或湿热夹痰。

  2.黄苔:主里证、热证。

  (1)薄黄苔:外感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

  (2)苔淡黄而滑润多津(黄滑苔):阳虚寒湿之体,痰饮聚久化热,或气血亏虚,复感湿热之邪。

  (3)苔黄而干燥,甚至干裂:邪热伤津、燥结腑实。

  (4)苔黄而腻:湿热、痰热内蕴、食积化腐。

  小结 望苔色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白苔

表证、寒证、湿证。

黄苔

里证、热证

灰黑苔

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

  细目五 舌质舌苔的综合分析及临床意义

  要点一 舌质舌苔的综合分析

  淡白舌黄腻苔者:脾胃虚寒而感受湿热之邪。

  红绛舌白滑腻苔:外感热病,营分有热,气分有湿;或素体阴虚火旺,复感寒湿之邪或饮食积滞。

  以教材大纲知识点为指导,精作试题,让你备考复习做题一步到位,提高复习效率

  在线题库、最新考试动态,网校课程辅导资料获取,加入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813029275卫生资格考试有专门老师为你解答

  【焚题库】主治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考生+考前模拟试题】

模拟考场

主治医师章节练习

历年真题

每日一练

免费模拟机考在线测试

主治医师章节针对练习专项突破

每真题练习实战演练

每天10道最新试题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纠错评论责编:zlq91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