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热
一、概述
发热是指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口测法:36.3~37.2℃
肛测法:36.5~37.7℃
腋测法:36~37℃
二、常见病因
感染性发热:细菌、病毒、真菌等
非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
1.结缔组织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风湿热等。
2.恶性肿瘤 包括各种恶性实体瘤及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血液病。
3.无菌性组织坏死 如心肌梗死、肺栓塞等。
4.内分泌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出血、脑外伤等。
6.物理因素 如中暑等。
7.其他 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体温调节,可产生功能性发热,包括感染后发热和功能性低热。
三、发病机制
1.致热源性发热
外源性致热源
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产物
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
③抗原抗体复合物
④某些类固醇物质
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等
内源性致热源
①白介素-1(IL-1)
②肿瘤坏死因子(TNF)
③干扰素等
白细胞致热源
一方面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体温调节中枢;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
2.非致热源性发热 常见于: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
(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
四、临床表现
1.发热的分度 口测法为准:
低热 |
37.3~38℃ |
中等度热 |
38.1~39℃ |
高热 |
39.1~ 41℃ |
超高热 |
41℃以上 |
2.热型与临床意义
(1)稽留热: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体温常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见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无热期持续1天至数天, 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见布氏杆菌病、结缔组织病、肿瘤等。
(5)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见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周期热等。
(6)不规则热:发热无明显规律。见结核病、风湿热、渗出性胸膜炎等。
热型排排队
稽留热 |
39~40℃以上、不超过1℃ |
弛张热 |
39℃以上,超过2℃,正常水平以上 |
间歇热 |
骤升、骤降、高热期持续数小时与无热期持续1天或数天 |
波状热 |
逐渐上升、逐渐下降,持续数天 |
回归热 |
骤升、骤降,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天 |
不规则发热 |
无明显规律 |
五、诊断方法与步骤
(一)伴随症状和体征:寒战、结膜充血、单纯疱疹、淋巴结肿大、出血、关节肿痛、头痛、肝脾大、皮疹、昏迷。注意区别:
先发热后昏迷: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先昏迷后发热者见脑出血、巴比妥类中毒等。
(二)实验室检查
1.必做检查
(1)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白细胞总数升高:细菌性感染,尤其化脓性感染,也见某些病毒性感染,如出血热病毒、EB病毒;
白细胞总数减少:见病毒感染及疟原虫感染。
(2)尿液检查:尿中白细胞增多,尤其出现白细胞管型,提示急性肾盂肾炎;蛋白尿伴或不伴管型尿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
(3)放射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胸腹部CT,以明确胸腹部病变、病变性质及有无淋巴结肿大。
2.选择做检查
以教材大纲知识点为指导,精作试题,让你备考复习做题一步到位,提高复习效率
在线题库、最新考试动态,网校课程辅导资料获取,加入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425899576 有专门老师为你解答
【焚题库】主治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考生+考前模拟试题】
模拟考场 |
主治医师章节练习 |
历年真题 |
每日一练 |
免费模拟机考在线测试 |
主治医师章节针对练习专项突破 |
每真题练习实战演练 |
每天10道最新试题 |
查看详情 | 查看详情 |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