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卫生资格考试 >>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 考试辅导 >> 2020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气血津液病证考点:虚劳

2020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气血津液病证》考点:虚劳

来源:考试网    2020-03-27   【

  细目七 虚劳

  虚劳又称虚损,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 ,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

  要点一 概述

  历代医籍对虚劳的论述甚多。《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 ”可视为虚证的提纲。而《素问·调经论》所谓“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进一步说明虚证有阴虚、阳虚的区别 ,并指明阴虚、阳虚的主要特点。《难经·十四难》论述了 “五损”的症状,并提出治疗大法。如“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 ,详述证因脉治,分阳虚、阴虚、阴阳两虚三类,治疗重在温补脾肾,并提出扶正祛邪、祛瘀生新等治法,首倡补虚不忘治实的治疗要点。

  汪绮石《理虚元鉴》为虚劳专书 ,对虚劳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及护理均有较好的论述。清代吴澄的《不居集》对虚劳的资料作了比较系统的汇集整理,是研究虚劳的一部有价值的参考书。汪绮石《理虚元鉴》提出:“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

  要点二 病因病机

  (一)虚劳的病因

  导致虚劳的原因甚多,但就临床所见,引起虚劳的病因主要有禀赋薄弱,体质不强;烦劳过度,损及五脏;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大病久病,失于调理;失治误治,损耗精气 五个方面。

  (二)虚劳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各种病因或是因虚致病,因病成劳;或是因病致虚,久虚不复成劳。而其病理性质,主要是气、血、阴、阳的亏耗 ;其病损部位,主要在于五脏

  虚劳的基本病机为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其病变过程,往往首先导致某一脏气、血、阴、阳的亏损。

  虚劳的顺证 :若脾肾未衰,元气未败,形气未脱,饮食尚可,无大热,或虽有热而治之能解,无喘息不续,能受补益等,为虚劳的顺证表现,其预后较好。

  虚劳的逆证 :若形神衰惫,肉脱骨痿,不思饮食,泄泻不止,喘急气促,发热难解,声哑息微,或内有实邪而不任攻,或诸虚并集而不受补,舌质淡胖无华或光红如镜,脉象急促细弦或浮大无根,为虚劳的逆证表现。

  要点三 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虚劳的诊断要点

  1.多见形神衰败,身体羸瘦,大肉尽脱,食少厌食,心悸气短,自汗盗汗,面容僬悴,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症。若病程较长,久虚不复,症状可呈进行性加重。

  2.具有引起虚劳的致病因素及较长的病史。

  3.排除类似病证。应着重排除其他疾病中的虚证。

  (二)类证鉴别

  1.虚劳与肺痨鉴别

  肺痨为痨虫侵袭所致,主要病变在 ,具有传染性 ,以阴虚火旺 为其病理特点,以咳嗽、咳痰、咯血、潮热、盗汗、消痩为主要临床症状。而虚劳则由多种原因 所引起,久虚不复,病程较长,一般不传染,以脏腑气、血、阴、阳亏虚 为基本病机,分别出现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的多种临床症状。

  2.虚劳与内科其他病证中的虚证

  虚劳与内科其他病证中的虚证在临床表现、治疗方药方面有类似之处,两者主要区别 :①虚劳的各种证候,均以出现一系列精气亏虚的症状为特征,而其他病证的虚证则各以其病证的主要症状为突出表现。②虚劳病程较长,程度更重,往往涉及多脏甚至整体。其他病证中的虚证虽然也以久病属虚者多,但亦有病程较短而呈现虚证者,且病变脏器单一。

  要点四 辨证论治

  (一)虚劳的辨证要点

  1.辨别五脏气血阴阳亏虚

  虚劳的证候虽多,但总不离乎五脏,而五脏之辨,又不外乎气、血、阴、阳,故对虚劳的辨证应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

  2.辨有无兼夹病证

  虚劳一般病程较长,辨证论治时应注意有无兼夹病证,尤应注意以下三种情况:①因虚致病,久虚不复者,应辨明原有疾病是否还继续存在。②有无因虚致实的表现。若因气虚运血无力,形成血瘀。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以致水湿内停等。③是否兼夹外邪。虚劳之人由于卫外不固,易感外邪为患,且感邪之后不易恢复,治疗用药也与常人感邪有所不同。

  (二)虚劳的治疗原则

  1.对于虚劳的治疗,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 ”的理论,应以补益为基本原则。必须根据病理属性的不同,分别采取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疗方药;

  2.要密切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而选方用药,以增强治疗的针对性。

  3.应注意:①是要重视补益脾肾在治疗虚劳中的作用 ,这是由于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是生命的本源,所以补益脾肾在虚劳的治疗中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②对于虚中夹实及兼感外邪者,当补中有泻,扶正祛邪 。从辨证的关系看,祛邪亦可起到固护正气的作用,防止因邪恋而进一步损伤正气。③虚劳既可因虚致病,亦可因病致虚,因此,应辨证结合辨病,针对不同疾病的特殊性,一方面补正以复其虚,一方面求因以治其病。

  (三)虚劳的分证论治

  1.气虚

  (1)肺气虚证

  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面白,舌质淡,脉弱。

  治法:补益肺气。

  代表方:补肺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黄芪、沙参、熟地、五味子、百合等。

  (2)心气虚证

  心悸、气短、劳则尤甚,神疲体倦,自汗,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益气养心。

  代表方:七福饮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当归、酸枣仁、远志等。

  (3)脾气虚证

  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治法:健脾益气。

  代表方:加味四君子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茯苓、扁豆等。

  (4)肾气虚证

  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

  治法:益气补肾。

  代表方:大补元煎加减。

  常用药:人参、山药、炙甘草、杜仲、山茱萸、熟地、枸杞子、当归等。

  2.血虚

  (1)心血虚证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或结代。

  治法:养血安神。

  代表方:养心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黄芪、茯苓、五味子、甘草、当归、川芎、柏子仁、酸枣仁、远志、肉桂、半夏曲等。

  (2)肝血虚证

  头晕,目眩,胁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或惊惕肉?,妇女月经不调甚则经闭,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

  治法:补血养肝。

  代表方:四物汤加减。

  常用药:熟地、当归、芍药、川芎、黄芪、党参、白术等。

  3.阴虚

  (1)肺阴虚证

  干咳,咽燥,咯血,甚或失音,潮热,盗汗,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润肺。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常用药: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桑叶、甘草等。

  (2)心阴虚证

  心悸,失眠,烦躁,潮热,盗汗,或口舌生疮,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心。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加减。

  常用药:生地、玄参、麦冬、天冬、人参、茯苓、五味子、当归、丹参、柏子仁、酸枣仁、远志等。

  (3)脾胃阴虚证

  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甚则干呕,呃逆,面色潮红,舌干,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和胃。

  代表方:益胃汤加减。

  常用药: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白芍、乌梅、甘草、谷芽、鸡内金、玫瑰花等。

  (4)肝阴虚证

  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面潮红,舌干红,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肝阴。

  代表方:补肝汤加减。

  常用药:地黄、当归、芍药、川芎、木瓜、甘草、山茱萸、首乌等。

  (5)肾阴虚证

  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眩晕耳鸣,甚则耳聋,口干,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

  治法:滋补肾阴。

  代表方:左归丸加减。

  常用药:熟地、龟板胶、枸杞、山药、菟丝子、牛膝、山茱萸、鹿角胶等。

  4.阳虚

  (1)心阳虚证

  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或紫暗,脉细弱或沉迟。

  治法:益气温阳。

  代表方:拯阳理劳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黄芪、肉桂、甘草、生姜等。

  (2)脾阳虚证

  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舌质淡,苔白,脉弱。

  治法:温中健脾。

  代表方:附子理中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白术、甘草、附子、干姜等。

  (3)肾阳虚证

  腰背酸痛,遗精阳痿,多尿或不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补肾阳,兼养精血。

  代表方:右归丸加减。

  常用药:附子、肉桂、杜仲、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熟地、山药、枸杞、当归等。

  以教材大纲知识点为指导,精作试题,让你备考复习做题一步到位,提高复习效率

  在线题库、最新考试动态,网校课程辅导资料获取,加入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518141282卫生资格考试 有专门老师为你解答

  【焚题库】主治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考生+考前模拟试题】

模拟考场

主治医师章节练习

历年真题

每日一练

免费模拟机考在线测试

主治医师章节针对练习专项突破

每真题练习实战演练

每天10道最新试题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纠错评论责编:zlq91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