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卫生资格考试 >>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 考试辅导 >> 2020中医内科主治医师知识点:祛湿剂

2020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方剂学》知识点:祛湿剂

来源:考试网    2019-08-30   【

  方剂学——第十六单元 祛湿剂

  细目一 概述

  要点一 祛湿剂的适用范围

  祛湿剂适用于湿邪所致的多种病证。

  要点二 祛湿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湿邪重浊腻滞,易阻气机,须酌情配伍宣降肺气、健脾助运、温肾化气之药。祛湿剂多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易伤阴津,有碍胎元,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等慎用。

  细目二 燥湿和胃

  要点一 平胃散《简要济众方》

  【组成】苍术四两 厚朴三两 陈橘皮二两 甘草(炙)一两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组方原理】

  君:苍术—燥湿运脾。

  臣:厚朴—燥湿行气。

  佐使:陈皮—理气和胃,燥湿醒脾。

  甘草、生姜、大枣—补中调药。

  方歌:平胃散内君苍术,厚朴陈草姜枣煮,

  燥湿运脾又和胃,湿滞脾胃胀满除。

  趣记:三猪皮厚

  三术皮厚。

  【附方】

  不换金正气散较平胃散多藿香、半夏二味,故燥湿和胃、降逆止呕之力益著,兼可解表,用于湿邪中阻,兼有表寒之证。

  柴平汤即小柴胡与平胃散合方,功在和解少阳,燥湿化痰,用于治疗素多痰湿,复感外邪,寒多热少之湿疟。

  要点二 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各一两 半夏曲 白术 陈皮 厚朴(姜汁炙) 苦桔梗各二两 藿香三两 甘草(炙)二两半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霍乱吐泻,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濡缓。以及山岚瘴疟等。

  【组方原理】

  君:藿香—外散风寒,内化湿滞,辟秽止呕。

  臣:白术、茯苓、半夏曲、陈皮—健脾理气燥湿。

  佐:紫苏、白芷—外散风寒;行气止呕,燥湿化浊;

  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桔梗—宣肺利膈。

  使:甘草、姜、枣—内调脾胃,调和药性。

  方歌: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朴白术,

  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趣记:霍(元甲)半夜三更指令陈(真)捕大腹猪。

  霍(元甲)半叶三梗芷苓陈(真)朴大腹术。

  【鉴别】香薷散与藿香正气散均可治夏月感寒伤湿,脾胃失和之证。

  香薷散药简力薄,宜于外感于寒,内伤暑湿之证;

  藿香正气散解表散寒与化湿和中之力皆胜于香薷散,宜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重证。此外,香薷散多治夏季之阴暑;藿香正气散则四时感冒皆宜。

  细目三 清热祛湿

  要点一 茵陈蒿汤《伤寒论》

  【组成】茵陈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倶黄,黄色鲜明,身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组方原理】

  君:茵陈蒿—清利脾胃,肝胆湿热,为治黄疸要药。

  臣:栀子—泻热降火,清利三焦湿热药,合茵陈蒿使湿热从小便而去。

  佐: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伍茵陈蒿令湿热瘀滞由大便而去。

  方歌: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

  便难尿赤腹胀满,功在清热与利湿

  趣记:茵陈治黄

  茵陈栀黄

  要点二 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车前子 瞿麦 萹蓄 滑石 山栀子仁 甘草(炙) 木通 大黄(面裹煨)各一斤

  【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组方原理】

  君:滑石、木通—清热利水通淋。

  臣:萹蓄、瞿麦、车前子—利水通淋。

  佐:山栀子仁—清热泻火,除三焦湿热;大黄—荡涤邪热,通利肠腑,合诸药令湿热由二便分消。

  佐使:甘草—调和诸药,兼以缓急止茎中痛。

  方歌:八正通车滑蓄萹,栀草大黄灯心添,

  清热泻火利通淋,湿热淋证此方验。

  趣记:八大边区只等六一通车。

  八大扁瞿栀灯六一通车。

  六一:滑石、甘草

  【鉴别】八正散与小蓟饮子同具清热通淋之功,均可治疗淋证。

  八正散集大队寒凉降泄、清利湿热之品,故专于清热利水通淋,主治热淋;

  小蓟饮子则以凉血止血药与利水通淋之品为伍,故宜于膀胱有热,灼伤血络之血淋。

  要点三 三仁汤《温病条辨》

  【组成】杏仁五钱 飞滑石六钱 白通草 白蔻仁 竹叶 厚朴各二钱 生薏苡仁六钱 半夏五钱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或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组方原理】

  君:滑石—清热利湿。

  臣:杏仁—宣利上焦肺气以通利水道,白蔻仁—畅达中焦气机以助祛湿,薏苡仁—渗利下焦湿热以健脾。三仁并用,宣上畅中渗下。

  佐:通草、竹叶—渗利下焦湿热,半夏、厚朴—理气和胃化湿。

  方歌: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存,

  宣畅气机清湿热,湿重热轻在气分。

  趣记:三人扑通滑下竹。

  三仁朴通滑夏竹。

  要点四 甘露消毒丹《医效秘传》

  【组成】飞滑石十五两 淡黄芩十两 绵茵陈十一两 石菖蒲六两 川贝母 木通各五两 藿香 连翘 白蔻仁 薄荷 射干各四两

  【功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湿温时疫,湿热并重证。发热口渴,胸闷腹胀,肢酸倦怠,颐咽肿痛,或身目发黄,小便短赤,或泄泻淋浊,舌苔白腻或黄腻或干黄,脉濡数或滑数。

  【组方原理】

  君:滑石、茵陈、黄芩—清热祛湿,泻火解毒。

  臣:白豆蔻、石菖蒲、藿香—行气化湿,悦脾和中;

  佐:连翘、薄荷、射干、贝母—清热解毒,透邪散结,消肿利咽;

  木通—清热通淋,助君药导湿热从小便而去。

  方歌: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

  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时疫是主方。

  趣记:干露露飞石射秦香莲,石菖蒲搏斗应被捅。

  甘露 飞石射芩香连,石菖蒲薄豆茵贝通。

  要点五 连朴饮《霍乱论》

  【组成】制厚朴二钱 川连 石菖蒲 制半夏各一钱 香豉 焦栀各三钱 芦根二两

  【功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湿热霍乱。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溺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组方原理】

  君:芦根—清热止呕除烦。

  臣:姜制黄连—清热燥湿,和胃止呕;

  厚朴—宣畅气机,化湿除满。

  佐:半夏—降逆和胃,栀子—清热利湿,

  石菖蒲—化湿醒脾,淡豆豉合栀子—清宣郁热而除烦。

  方歌:连朴饮用香豆豉,菖蒲半夏焦山栀,

  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趣记:廉颇只吃拌卤脯。

  连朴栀豉半芦蒲。

  要点六 二妙散《丹溪心法》

  【组成】黄柏(炒) 苍术(炒)。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证。筋骨疼痛,或两足痿软,或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

  【组方原理】

  君:黄柏—清下焦湿热。

  臣:苍术—燥湿健脾助运。

  【附方】

  三妙丸即二妙散加牛膝以补肝肾,强筋骨,引药下行,故专治下焦湿热之两脚麻木,痿软无力。

  四妙丸乃三妙丸再加薏苡仁以渗湿健脾,舒筋缓急,故适宜于湿热下注之痿证。

  要点七 当归拈痛汤(拈痛汤)《医学启源》

  【组成】羌活半两 防风三钱 升麻一钱 葛根二钱 白术一钱 苍术三钱 当归身三钱 人参二钱 甘草五钱 苦参二钱 黄芩一钱 知母三钱 茵陈五钱 猪苓三钱 泽泻三钱

  【功用】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足膝生疮,舌苔白腻或微黄,脉濡数。

  【组方原理】

  君:羌活—祛风胜湿,通痹止痛;

  茵陈—苦泄下降,清热利湿。

  臣:猪苓、泽泻—渗利湿热,黄芩、苦参—清热解毒,

  防风、升麻、葛根—祛风胜湿。

  佐:苍术、白术—健脾燥湿,知母—清热滋阴,

  人参、甘草—益气补脾,当归—养血和营。

  细目四 利水渗湿

  要点一 五苓散《伤寒论》

  【组成】猪苓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1.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舌苔白,脉浮。

  2.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3.水湿内停证。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

  【组方原理】

  君:泽泻—利水渗湿。

  臣:茯苓、猪苓—助君药渗利水湿。

  佐: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合茯苓健脾制水之效益彰;

  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兼以解表。

  方歌:五茯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

  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不利水饮逐。

  趣记:吾令贵侄择白猪。

  五苓桂枝泽白猪。

  要点二 猪苓汤《伤寒论》

  【组成】猪苓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各一两

  【功用】利水渗湿,清热养阴。

  【主治】水热互结伤阴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咳嗽,或呕恶,或下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

  【组方原理】

  君:猪苓—淡渗利水。

  臣:泽泻、茯苓—助君药利水渗湿药。

  佐:滑石—清热利水,

  阿胶—滋阴止血。

  方歌:猪苓汤内有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并,

  小便不利兼烦渴,滋阴利水症自平。

  趣记:朱玲腹泻滑跤。

  猪苓茯泻滑胶。

  【鉴别】猪苓汤与五苓散均具利水渗湿之功。

  五苓散证由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而致,为温阳化气利水之剂;

  猪苓汤治证乃因邪气入里化热,水热互结,灼伤阴津而成里热阴虚,水湿停蓄,为利水清热养阴之方。

  要点三 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组成】防己一两 甘草(炒)半两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一分

  【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气虚受风,水湿内停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亦治风水表虚证。

  【组方原理】

  君:防己—祛风利水以止痛,

  黄芪—益气补虚而固表。

  臣:白术—补气健脾祛湿,益气固表。

  佐:生姜、大枣—以助祛风湿,和营卫,调脾胃。

  佐使:甘草—和中调药。

  方歌:防己黄芪金匮方,白术甘草枣生姜,

  汗出恶风兼身重,表虚湿盛服之康

  趣记:防已黄芪三白术,(风水风湿表不固)。

  【鉴别】防己黄芪汤与玉屏风散均有益气固表健脾之功,可治肺卫气虚,自汗恶风之证。

  防己黄芪汤中又配入祛风利水的防己,宜用于风湿表虚,身重浮肿者;

  玉屏风散中配防风,宜用于表虚易感风邪或自汗之疾。

  要点四 五皮散《华氏中藏经》

  【组成】生姜皮 桑白皮 陈橘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等分

  【功用】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水停气滞之皮水证。一身悉肿,肢体沉重,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以及妊娠水肿,苔白腻,脉沉缓。

  【组方原理】

  君:茯苓皮—健脾渗湿,擅行皮肤水湿,利水消肿。

  臣:大腹皮—行气消胀,利水消肿;

  橘皮—理气和胃,醒脾化湿。

  佐:生姜皮—散皮间水气以消肿,

  桑白皮—肃降肺气以通调水道。

  方歌:五皮散用五种皮,苓腹陈姜桑白齐,

  利水消肿理健脾,脾虚湿滞皮水医。

  趣记:五皮奖陈玲,大腹伤

  五皮姜陈苓,大腹桑

  细目五 温化寒湿

  要点一 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二两 甘草(炙)二两

  【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水。

  【主治】中阳不足,痰饮内停证。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组方原理】

  君:茯苓—健脾利水,渗湿化饮。

  臣:桂枝—温阳化气。

  佐:白术—健脾燥湿,配茯苓彰健脾化饮之效。

  佐使:炙甘草—合桂枝辛甘化阳,以温补中阳;合白术益气健脾,以崇土制水;兼调和诸药。

  要点二 真武汤《伤寒论》

  【组成】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 附子(炮)一枚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

  1.阳虚水泛证。肢体浮肿或沉重,腰以下为甚,畏寒肢冷,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或心悸头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2.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水泛证。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体瞤动,振振欲擗地。

  【组方原理】

  君:附子—温肾暖脾,化气行水。

  臣:茯苓、白术—补气健脾,利水渗湿。

  佐:生姜—配附子温阳散寒,伍苓、术辛散水气,又能和胃止呕;

  白芍—柔肝缓急以止腹痛,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瞤动,利小便以行水气。

  方歌:真武附苓术芍姜,温阳利水壮肾阳,

  脾肾阳虚水气停,腹痛悸眩瞤惕恙。

  趣记:(真武)将祝福少妇。

  (真武)姜术茯芍附。

  要点三 实脾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厚朴 白术 木瓜 木香 草果仁 大腹子 附子 白茯苓 干姜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阳虚水肿。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迟。

  【组方原理】

  君:附子、干姜—温肾暧脾,扶阳抑阴。

  臣:茯苓、白术—健脾渗湿,利水消肿。

  佐:木瓜—除湿和中,草果—温中燥湿,

  厚朴、木香、大腹子—行气利水。

  使:甘草—调和药性。

  生姜、大枣—温散水气,益脾和中。

  方歌:实脾温阳行利水,干姜附苓术草随,

  木瓜香槟朴草果,阳虚水肿腹胀祟

  趣记:实在赔啊,三好父子将白服香槟瓜果。

  实脾   三厚附子姜白茯香槟瓜果。

  【鉴别】真武汤与实脾散均具温补脾肾、利水渗湿之功,可治阳虚水肿。

  真武汤偏于温肾,并善散水消肿,兼可敛阴缓急,宜于阳虚水肿,或阳虚水泛而见身瞤动者;

  实脾散温脾之力胜于真武汤,且配行气除满之品,宜于阳虚水肿兼有胸腹胀满者。

  要点四 萆薢分清饮《杨氏家藏方》

  【组成】益智 川萆薢 石菖蒲 乌药各等分

  【功用】温肾利湿,分清化浊。

  【主治】虚寒白浊。小便频数,浑浊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

  【组方原理】

  君:萆薢—利湿分清化浊,为治小便浑浊之要药。

  臣:益智仁—温暧脾肾,固精缩尿。

  佐:石菖蒲—芳香化浊,温肠暧胃;

  乌药—温暧下元,行气散寒。

  方歌:萆薢分清石菖蒲,乌药益智盐汤服,

  温肾利湿分清浊,虚寒白浊

  趣记:萆薢铺无一人

  萆薢蒲乌益仁

  【鉴别】萆薢分清饮与桑螵蛸散皆可治肾虚膀胱失约之小便频数,白如米泔。

  萆薢分清饮利湿分清之功胜,宜于肾虚湿浊下注而致者;

  桑螵蛸散固肾涩精之效佳,兼可宁心安神,宜于心肾两虚,膀胱失约,心神失宁而致者。

  细目六 祛风胜湿

  要点一 羌活胜湿汤《脾胃论》

  【组成】羌活 独活各一钱 藁本 防风 甘草(炙)各五分 蔓荆子三分 川芎二分

  【功用】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风湿犯表。头痛身重,肩背、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

  【组方原理】

  君:羌活—善祛上部风湿,独活—善祛下部风湿,合用发散一身上下之风湿,通利关节而止痹痛。

  臣:防风—祛风胜湿,通痹止痛;

  川芎—祛风散邪,活血行气。

  佐:藁本、蔓荆子—善达头面,疏风胜湿。

  佐使:甘草—缓诸药之辛散,调药。

  方歌:羌活胜湿独防风,蔓荆藁本草川芎,

  祛风胜湿止痛良,善治周身风湿痛

  趣记:抢货都疯,高干蛮凶

  羌活独风,藁甘蔓芎

  【鉴别】羌活胜湿汤与九味羌活汤均具祛风胜湿止痛之功,用于外感风寒湿证。

  九味羌活汤解表发汗之功较著,兼清里热,宜于风寒湿邪在表且内有蕴热之证;

  羌活胜湿汤善祛一身上下之风湿,而发汗散寒之力逊之,宜于风湿客于肌表经络之证。

  要点二 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独活三两 桑寄生 杜仲 牛膝 细辛 秦艽 茯苓 肉桂心 防风 川芎 人参 甘草 当归 芍药 干地黄各二两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组方原理】

  君:独活—祛风散寒胜湿,善治腰膝腿足之痛。

  臣:细辛、秦艽、防风—祛风胜湿止痛;

  桂心—温经散寒通脉。

  佐:桑寄生、杜仲、牛膝—益肝肾,祛风湿,强筋骨;

  地黄、当归、芍药、川芎—养血和血;

  人参、茯苓、甘草—益气健脾。

  方歌:独活寄生艽防辛,归芎地芍桂苓均,

  杜仲牛膝人参草,顽痹风寒湿是因。

  趣记:独活寄生新房,娇妻八珍去驻贵都;

  独活寄生辛防,艽膝八珍去术桂杜。

燥湿和胃

功效

主治

平胃散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湿滞脾胃证

藿香正气散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清热祛湿

功效

主治

茵陈蒿汤

清热利湿退黄

湿热黄疸。

 八正散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湿热淋证

 三仁汤

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湿温初起或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

甘露消毒丹

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湿温时疫,湿热并重证。

清热祛湿

功效

主治

连朴饮

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湿热霍乱。

二妙散

清热燥湿

湿热下注证。

当归拈痛汤

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

利水渗湿

功效

主治

五苓散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1.蓄水证;2.痰饮;3.水湿内停

猪苓汤

利水渗湿,清热养阴

水热互结伤阴

防己黄芪汤

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气虚受风,水湿内停

五皮散

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水停气滞之皮水

温化寒湿

功效

主治

苓桂术甘汤

温阳化饮 健脾利水

中阳不足,痰饮内停证

真武汤

温阳利水

1.阳虚水泛证;2.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水泛证。

实脾散

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阳虚水肿

萆薢分清饮

温肾利湿、分清化浊

虚寒白浊

祛风胜湿

功效

主治

羌活胜湿汤

祛风胜湿止痛。

风湿犯表

独活寄生汤

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以教材大纲知识点为指导,精作试题,让你备考复习做题一步到位,提高复习效率

  【焚题库】主治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考生+考前模拟试题】

  在线题库,网校课程辅导资料获取,考试交流可以加入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741262248卫生资格考试 有专门老师为你解答。

模拟考场

主治医师章节练习

历年真题

每日一练

免费模拟机考在线测试

主治医师章节针对练习专项突破

每真题练习实战演练

每天10道最新试题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纠错评论责编:zlq91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