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第十三单元 理血剂
细目一 概述
要点一 理血剂的适用范围及配伍规律
理血剂适用于血瘀证及出血证。凡下焦蓄血证,或瘀血内停之胸腹胁肋诸痛,妇女经闭、痛经或产后恶露不行,外伤瘀肿、痈肿初起等,以及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证,均为理血剂的适应范围。
要点二 理血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辨清瘀血或出血的原因,分清标本缓急。逐瘀需防伤正,止血慎防留瘀。至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法当祛瘀为先。活血祛瘀剂其性破泄,易于动血、伤胎,凡妇女经期、月经过多及孕妇当慎用或忌用
细目二 活血祛瘀
要点一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桃仁五十个 大黄四两 桂枝二两 甘草(炙)二两 芒硝二两
【功用】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则烦躁谵语,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者。
【组方原理】
君:桃仁—活血破瘀;
大黄—下瘀泻热。
臣:芒硝—泻热软坚,助大黄下瘀泻热;
桂枝—通行血脉,助桃仁活血祛瘀。
佐使:炙甘草—护胃安中,并缓诸药之峻烈。
方歌:桃核承气硝黄草,少佐桂枝温通妙,
下焦蓄血小腹胀,泻热破瘀微利效
趣记:将军忙逃贵国。
将军芒桃桂国。
【鉴别】桃核承气汤与下瘀血汤均有破血下瘀之功。
下瘀血汤专以攻下血瘀为用,主治产妇“干血著于脐下”之腹痛拒按。
桃核承气汤逐瘀泻热,适于瘀热互结下焦之少腹急结等。
要点二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四钱 红花 当归 生地黄各三钱 川芎一钱半 赤芍二钱 牛膝三钱 桔梗一钱半 柴胡一钱 枳壳 甘草各二钱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组方原理】
君:桃仁、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
臣:赤芍、川芎、牛膝—活血祛瘀止痛;
佐:生地、当归—养血活血;
桔梗、枳壳—宽胸行气;柴胡—疏肝解郁。
使:桔梗—载药上行,甘草—调药。
方歌:血府逐瘀红花桃,芎芍膝归生地草
柴胡枳桔行气滞,血化不行不作劳
趣记:桃红四物只敢去血府劫财
桃红四物枳甘膝血府桔柴
【附方】
通窍活血汤,由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麝香、老葱、生姜、红枣、黄酒组成,辛香温通作用较好,重在活血通窍,主治瘀阻头面之头痛等;
膈下逐瘀汤,由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元胡、甘草、红花、香附、乌药、枳壳组成,行气止痛作用较好,善治瘀阻膈下之腹痛、胁痛;
少腹逐瘀汤,由元胡、没药、当归、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干姜、肉桂、小茴香组成,偏于温经散寒止痛,用治寒凝血瘀之少腹疼痛、痛经、月经不调最宜;
身痛逐瘀汤,由川芎、桃仁、红花、甘草、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秦艽、羌活组成,长于活血通络,宣痹止痛,用于瘀阻脉络之痹痛。
要点三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四两 当归尾二钱 赤芍一钱半 地龙 川芎 红花 桃仁各一钱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眼 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组方原理】
君:生黄芪—补益元气,气旺则血行,瘀去而络通。
臣: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
佐: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
地龙—通经活络,以行药力。
方歌: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
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趣记:补阳当地穷人持红旗。
补阳当地芎人赤红芪。
要点四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组成】柴胡半两 瓜蒌根 当归各三钱 红花 甘草 穿山甲各二钱 大黄一两 桃仁五十个
【功用】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胁肋瘀肿,痛不可忍。
【组方原理】
君:酒大黄—荡涤留瘀败血,导瘀下行;
柴胡—疏肝行气,引诸药入肝经。
臣:桃仁、红花、穿山甲—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佐:当归—补血活血;瓜蒌根—入血分而消瘀散结。
佐使: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方歌:复元活血酒军柴,桃红归甲蒌根甘,
祛瘀疏肝又通络,损伤瘀痛加酒煎
趣记:复员胡军归山家,赶桃花红。
复元胡军归山曱,甘桃花红。
【鉴别】血府逐瘀汤与复元活血汤同具活血化瘀止痛之功,主治血瘀证。
血府逐瘀汤证为血停于胸部,除重用活血化瘀药外,配伍柴胡、枳壳、桔梗、牛膝等行气引血之品,活血化瘀与行气止痛之力均较强。
复元活血汤证为瘀血留于胁肋,配伍大黄、山甲等,活血破瘀之力较强,兼以疏肝通络。
要点五 七厘散《同寿录》
【组成】朱砂一钱二分 麝香 冰片各一分二厘 乳香 没药 红花各一钱五分 血竭一两 儿茶二钱四分
【用法】治外伤,先以药七厘,烧酒冲服,复用药以烧酒调敷伤处。
【功用】散瘀消肿,定痛止血。
【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之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并治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伤轻者不必服,只用敷。
【组方原理】
血竭—活血散瘀止痛,敛疮生肌止血。
红花、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消肿止痛;
麝香、冰片—通行经络。
儿茶—收敛止血,并治疮肿;
朱砂—镇惊安神。
【鉴别】七厘散与活络效灵丹均可治跌打伤损,血瘀气滞之瘀肿疼痛,以及痈疮肿痛等。
七厘散既活血止痛,又能止血生肌。
活络效灵丹功专散瘀止痛。
要点六 温经汤《金匮要略》
【组成】吴茱萸三两 当归 芍药 川芎 人参 桂枝 阿胶 牡丹皮 生姜 甘草各二两 半夏半升 麦冬一升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块,淋沥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少腹里急,腹满,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亦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
【组方原理】
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为君药。臣以当归、川芎活血祛瘀,养血调经;丹皮活血散瘀,又清血分虚热。佐以阿胶、白芍、麦冬养血调肝,滋阴润燥,且清虚热,并制吴萸、桂枝之温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以资生化之源;半夏、生姜辛开散结,通降胃气,以助祛瘀调经。甘草调药为使。
方歌:温经汤用萸桂芎,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趣记:(文静)阿甘卖贵熊皮,无人要,半夏将归
(温经)阿甘麦桂芎皮,吴人药,半夏姜归
要点七 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组成】全当归八钱 川芎三钱 桃仁十四枚 干姜五分 甘草(炙)五分
【功用】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组方原理】
君:全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
臣:川芎、桃仁—活血行气,
炮:姜—温经散寒止痛,黄酒—温通血脉以助药力。使:炙甘草—和中缓急,调药。
方歌: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
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趣记:产后,陶仁兄将赶归
产后,桃仁兄姜甘归
【鉴别】温经汤与生化汤同为温经散寒、养血散瘀之剂。
温经汤温养散瘀之力较强,温清消补并用,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证。
生化汤长于化瘀生新,但温养之力不及温经汤,主治妇人产后血虚寒凝、瘀血内阻之证。
要点八 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五灵脂 蒲黄各二钱
【用法】为末,用黄酒或醋冲服。
【功用】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瘀血停滞证。心腹刺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
【鉴别】失笑散与金铃子散均有活血止痛之功。
失笑散长于化瘀散结止痛,主治瘀血内停,脉道阻滞之心腹刺痛。
金铃子散疏肝泻热,活血行气止痛,主治肝郁化火,气滞血瘀之心腹胁肋诸痛。
要点九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组成】桂枝 茯苓 丹皮 桃仁 芍药各等分
【功用】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主治】瘀阻胞宫证。妇人素有癥块,妊娠漏下不止,或胎动不安,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或经闭腹痛,或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者,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涩。
【组方原理】
君:桂枝—通利血脉以行瘀滞。
臣:桃仁—活血化瘀,助君药化瘀消癥。
佐:丹皮—散血行瘀,兼清瘀热;芍药—益阴养血,使祛瘀不伤正;茯苓—利湿以助消癥。
佐使:白蜜—甘缓补中,兼调和诸药。
方歌:金匮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药与牡丹,
等分为末蜜丸服,缓消癥块胎可安
趣记:人要灵芝皮。
人药苓枝皮
【鉴别】桂枝茯苓丸与鳖甲煎丸均有化瘀消癥之功。
桂枝茯苓丸化瘀消癥之力和缓,主治瘀血留结胞宫之妊娠漏下不止等。
鳖甲煎丸软坚消癥力强,主治久疟不愈之疟母,瘀血痰湿相搏之癥瘕。
活血剂 |
功效 |
主治 |
桃核承气汤 |
逐瘀泻热 |
下焦蓄血证 |
血府逐瘀汤 |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
胸中血瘀证 |
补阳还五汤 |
补气活血通络。 |
中风之气虚血瘀证 |
复元活血汤 |
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
跌打损伤,瘀血阻滞 |
七厘散 |
散瘀消肿,定痛止血 |
跌打损伤,筋断骨折之瘀血肿痛 |
温经汤 |
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
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 |
生化汤 |
养血祛瘀,温经止痛 |
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 |
失笑散 |
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
瘀血停滞证 |
桂枝茯苓丸 |
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
瘀阻胞宫证 |
细目三 止血
要点一 十灰散《十药神书》
【组成】大蓟 小蓟 荷叶 侧柏叶 茅根 茜根 山栀 大黄 牡丹皮 棕榈皮各等分
【用法】烧灰研末。用白藕捣汁或萝卜汁磨京墨调服。
【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等,血色鲜红,来势急暴,舌红,脉数。
【组方原理】
君:大蓟、小蓟—凉血止血,兼能祛瘀。
臣:白茅根、荷叶、侧柏叶—凉血止血。
佐:大黄、栀子—清热泻火,导热下行;
棕榈皮—收敛止血;
茜草、丹皮——既凉血止血,又活血以行留瘀。
要点二 咳血方《丹溪心法》
【组成】青黛(水飞)瓜蒌仁 海粉 山栀子(炒黑) 诃子
【功用】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证。咳嗽痰稠带血,咯吐不爽,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组方原理】
君:青黛—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山栀子—清热凉血,泻火除烦。
臣:瓜蒌仁—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海粉—清肺降火,软坚化痰。
佐:诃子—清降敛肺,化痰止咳。
方歌:咳血方中诃子收,瓜蒌海粉山栀投,
青黛蜜丸口噙化,咳嗽痰血服之瘳
趣记:海黛嗑瓜子,(咳血)
海黛诃瓜栀,(咳血)
要点三 小蓟饮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生地四两 小蓟 滑石 木通 蒲黄 藕节 淡竹叶 当归 山栀子 甘草各半两
【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组方原理】
君:生地—凉血止血,养阴清热。
臣:小蓟、蒲黄、藕节—凉血止血消瘀。
佐:滑石、竹叶、木通、栀子—清热利水通淋;
当归—养血和血,引血归经,且防诸药寒凉滞血之弊。
使:甘草——缓急止痛,和中调药。
方歌:小蓟生地藕蒲黄,滑竹通栀归草襄,
凉血止血利通淋,下焦瘀热血淋康
趣记:小鸡草地滑,侄子扑住当木偶
小蓟草地滑,栀子蒲竹当木藕
【鉴别】导赤散与小蓟饮子均具清热利水通淋之功。
导赤散能上清心火,下利小便,用治心火上炎或心火下移小肠之溺赤涩痛。
小蓟饮子由导赤散加味而成,善能凉血止血,利水通淋,用治热结下焦,损伤膀胱血络之血淋、尿血。
要点四 槐花散《普济本事方》
【组成】槐花 柏叶 荆芥穗 枳壳
【功用】清肠止血,疏风行气。
【主治】肠风、脏毒下血。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或粪中带血,以及痔疮出血,血色鲜红或晦暗,舌红苔黄,脉数。
【组方原理】
君:槐花—清大肠湿热,凉血止血。
臣:侧柏叶—清热止血。
佐:炒荆芥穗—入血分而止血;
枳壳—行气宽肠
方歌:槐花侧柏荆枳壳,等分为末米饮调,
清肠止血又疏风,血热肠风脏毒疗
趣记:百岁之槐。
柏穗枳槐。
要点五 黄土汤《金匮要略》
【组成】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 阿胶 黄芩各三两 灶心黄土半斤
【用法】先将灶心土水煎过滤取汤,再煎余药,阿胶烊化冲服。
【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阳虚便血。大便下血,先便后血,以及吐血、衄血、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组方原理】
君:灶心黄土—温中收涩止血。
臣:白术、附子—温阳健脾以复统血之权。
佐:生地、阿胶—滋阴养血止血。
使:甘草—调药和中。
方歌:黄土汤中芩地黄,术附阿胶甘草尝,
温阳健脾能摄血,便血崩漏服之康
趣记:黄土地,教父勤除草。
黄土地,胶附芩术草。
【鉴别】黄土汤与归脾汤均可用治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
黄土汤温阳健脾而摄血,适于脾阳不足、统摄无权之出血证;
归脾汤补气健脾与养心安神并重,适于脾气不足、气不摄血之出血证,亦治心脾气血两虚之神志不宁证。
止血 |
功效 |
主治 |
十灰散 |
凉血止血 |
血热妄行之出血证 |
咳血方 |
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
肝火犯肺之咳血证 |
小蓟饮子 |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
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 |
槐花散 |
清肠止血,疏风行气 |
肠风、脏毒下血。 |
黄土汤 |
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
阳虚便血。 |
以教材大纲知识点为指导,精作试题,让你备考复习做题一步到位,提高复习效率
【焚题库】主治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考生+考前模拟试题】
在线题库,网校课程辅导资料获取,考试交流可以加入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741262248 有专门老师为你解答。
模拟考场 |
主治医师章节练习 |
历年真题 |
每日一练 |
免费模拟机考在线测试 |
主治医师章节针对练习专项突破 |
每真题练习实战演练 |
每天10道最新试题 |
查看详情 | 查看详情 |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