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悬型液体药剂中应用枸橼酸盐、酒石酸盐可以
A、助悬
B、润湿
C、乳化
D、絮凝与反絮凝
E、分散
参考答案: D
题目解析: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由于混悬剂微粒荷电,电荷的排斥力阻碍了微粒聚集。加入适量的电解质可使混悬微粒ZDtE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微粒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使混悬剂处于稳定状态。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所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絮凝沉降物经振摇又可恢复均匀的混悬状态。
若加入电解质后使ZDtE电位升高,阻碍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此过程称为反絮凝,起反絮凝作用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适宜的反絮凝体系也能提高混悬剂的稳定性。
同一电解质因用量不同,可起絮凝作用或反絮凝作用,如枸橼酸盐、枸橼酸氢盐、酒石酸盐、酒石酸氢盐、磷酸盐和一些氯化物等。
2.混悬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为
A、机械法
B、干胶法
C、湿胶法
D、新生皂法
E、分散法
参考答案: E
题目解析:混悬液型药剂的制法混悬液的制法分为分散法和凝聚法。
(1)分散法:将药物粉碎成符合要求的粒度,再分散于液体介质中。疏水性药物制备
混悬液时,需先与润湿剂研匀,再将液体分散介质逐渐加入使混悬均匀。少量制备可用研钵,大量生产可用胶体磨、乳匀机等机械。
(2)凝聚法:包括物理凝聚法和化学凝聚法。系在真溶液中通过改变物理条件(如溶剂组成)或化学反应而形成药物沉淀,控制适当的条件使形成的微粒大小符合要求,再将微粒混悬于分散介质中即可制得。
焚题库推出各科目考试题库,包含模拟、强化试卷以及考前抢分试卷,考生加入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每日一练免费打卡!
3.不属于潜溶性混合溶剂的组成成分的是
A、甘油
B、乙醇
C、聚乙二醇400
D、丙二醇
E、丙酮
参考答案: E
题目解析:有时溶质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要比在各单一溶剂中的溶解度大,这种现象称为潜溶性,具有潜溶性的混合溶剂称为潜溶剂。具有潜溶性的混合溶剂常由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400等与水组成。
4.正确论述了混悬性液体药剂的是
A、毒性小的药物不宜制成混悬液,但剂量小的药物可以
B、混悬液的制备方法有机械法和溶解法
C、混悬性液体药剂属于动力学稳定体系
D、混悬性液体药剂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
E、混悬性液体药剂也包括难溶性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粉末状物或粒状物,临用时加水振摇分散成液体的药剂
参考答案: E
题目解析:液体药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也包括干混悬剂,即难溶性固体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粉末状或颗粒状,用时加水振摇即可分散成混悬液。混悬微粒粒径一般:为0.5~10μm,小者可为0.1μm,大者可为50μm或更大。分散介质大多为水,也可用植物油。
适宜制成混悬液的药物有:难溶性药物或药物使用剂量超过其溶解度但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使用;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微粒;欲使药物发挥长效作用者,为安全用药,毒性药物或小剂量药物不宜制成混悬液使用。混悬液服用前应摇匀以确保服用剂量的准确。
5.A、高分子溶液
B、溶液剂
C、溶胶
D、混悬液
E、乳浊液
第1题为非均相液体制剂,毒性药物或小剂量药物不宜采用
参考答案: D
题目解析:混悬液型药剂特点
液体药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也包括干混悬剂,即难溶性固体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粉末状或颗粒状,临用时加水振摇即可分散成混悬液。混悬微粒粒径一般:为0.5~10μm,小者可为0.1μm,大者可为50μm或更大。分散介质大多为水,也可用植物油。
适宜制成混悬液的药物有:难溶性药物或药物使用剂量超过其溶解度但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使用;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微粒;欲使药物发挥长效作用者,为安全用药,毒性药物或小剂量药物不宜制成混悬液使用。混悬液服用前应摇匀以确保服用剂量的准确。
第2题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容易产生分层、絮凝、破裂等现象
参考答案: E
题目解析:乳浊液型药剂是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经乳化制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的液体药剂,又称为乳剂。分散相以细小液滴(粒径大多在0.1~100μm之间)的形式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分散相又称为不连续相或内相,分散介质又称为连续相或外相。
乳剂由水相、油相和乳化剂组成。常用乳剂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当水相为外相,油相为内相时,形成的乳剂称为水包油(0/W)型;当油相为外相,水相为内相时,形成的乳剂称为油包水(W/O)型。
6.常用混悬型液体药剂的附加剂不包括
A、助悬剂
B、润湿剂
C、乳化剂
D、絮凝剂
E、反絮凝剂
参考答案: C
题目解析:混悬液型药剂的常用附加剂
混悬液的稳定剂在分散体系中可起润湿、助悬、絮凝或反絮凝作用。常用的稳定剂分为以下几类:
1.润湿剂
疏水性药物制备混悬液时,必须加入润湿剂以利于分散。常用的润湿剂为甘油、乙醇,以及HLA值为7~9的表面活性剂。
2.助悬剂
助悬剂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从而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助悬剂还能被药物微粒吸附在其表面形成机械性或电性保护膜,防止微粒间互相聚集或产生晶型转变。
常用的助悬剂有:①低分子助悬剂,如甘油、糖浆等。②高分子助悬剂,有天然的与合成的两大类。常用的天然高分子助悬剂有:阿拉伯胶浆,用量5%-15%;西黄蓍胶浆,用量0.5%-1%;琼脂胶浆,用量0.3%~0.5%;此外,尚有海藻酸钠、白及胶、果胶等胶浆。常用的合成高分子助悬剂有: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聚维酮、聚乙烯醇等高分子溶液。一般用量为0.1%-1%,性质稳定。③硅酸类,如胶体二氧化硅、硅酸铝、硅皂土等。④触变胶,例如2%硬脂酸铝在植物油中形成触变胶。
3.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由于混悬剂微粒荷电,电荷的排斥力阻碍了微粒聚集。加入适量的电解质可使混悬微粒ZDtE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微粒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使混悬剂处于稳定状态。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所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絮凝沉降物经振摇又可恢复均匀的混悬状态。
若加入电解质后使ZDtE电位升高,阻碍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此过程称为反絮凝,起反絮凝作用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适宜的反絮凝体系也能提高混悬剂的稳定性。
同一电解质因用量不同,可起絮凝作用或反絮凝作用,如枸橼酸盐、枸橼酸氢盐、酒石酸盐、酒石酸氢盐、磷酸盐和一些氯化物等。
7.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方法是
A、蒸馏法
B、沉降法
C、分散法
D、化学凝聚法
E、物理凝聚法
参考答案: C
题目解析:炉甘石洗剂方中甘油为润湿剂,甘油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同为助悬剂。采用分散法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