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卫生资格考试 >> 内科主治医师 >> 内科诊疗技术与常规 >> 内科诊疗常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内科诊疗常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来源:考试网    2017-08-03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系指病因不明、局限于肺部的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曾用名称很多,如Hamman—Rich综合征、隐原性致纤维化肺泡炎或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寻常性间质性肺炎等。后两个名称可能是IPF的不同阶段表现。

【病因】

不明,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理】

肺泡壁细胞浸润、增厚、间质纤维化为其特点,最后肺泡结构被破坏,有的扩大融合成囊状,与扩大的细支气管相通形成“蜂窝肺”。

【诊断】

1.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型。Hamman—Rich所报告的迅速(6个月内)死亡病例可能是急性、亚急性患者。初期可有干咳、偶有脓痰或血痰。呼吸困难隐袭,难以确定发病日期,但见逐日加重。可伴乏力、胸闷、体重下降,偶有发热,后期咳嗽剧烈、紫绀加重。有时症状可缓解,但不能恢复到正常。晚期可出现呼衰、肺源性心脏病,如有继发感染,病情更重。有合并肥大性骨、关节症状者。体检见呼吸浅速,肺底有Velcro啰音和合并症的表现。

2.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增多,血沉加快,IgA、IgM和IgG增高;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可能阳性,但特异性均不大。肺功能检查呈限制性通气不良、肺顺应性下降、CO弥散量可降至1/5~1/2。大气道阻力正常。Pa02可下降,早期因过度通气而PaC02下降。

3.x线胸片:多种多样、非特异性变化。急性或亚急性或早期可表现为广泛斑块状影,多处融合,常见于下肺野。慢性病例则呈弥漫细小斑点状、粟粒状或毛玻璃样,也可为细网织状纤维化影。后期出现圆形透亮区,直径5~10mm不等,肺体积缩小,上下径缩短,脏器因而移位。

4.诊断要点:本病经病理学检查才能确诊,需行经纤支镜或经皮穿刺活检,甚至开胸或经胸腔镜肺活检。根据下列6条可作出临床诊断:

(1)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

(2)早期出现杵状指(趾);

(3)两肺或中下肺野闻及Velcro啰音(如尼龙搭扣开启音);

(4)胸片呈上述变化;

(5)限制性通气不良;

(6)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增多,B淋巴细胞也增多,CD4>CD8,胶原酶可增加。

5.鉴别诊断:应与肺炎、粟粒性肺结核、肺癌淋巴管播散、肺泡细支气管肺癌、肺泡蛋白沉积症、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以及其他种类的肺间质性疾病相区别。

【预后】

继发感染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肺功能明显受损或激素治疗反应不良者预后差。

纠错评论责编:lzy080201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