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热
【考纲要求】发热概念、发生机制、常见原因(感染性、非感染性)、临床表现(发热的分度、临床过程与特点、常见热型及临床意义)、常见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发热的原因通常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以前者多见;掌握发热的临床分度;发热的临床经过分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期和体温下降期;热型分六型,各型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不同疾病发热伴随不同症状。
1、 概念
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腋温37℃,口腔温度37.3℃、肛温37.7℃),称为发热。
2、发生机制
发热的原因很多,发生机制比较复杂,但基本发病环节已比较清楚(图5-3)。
(1)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分为外源性致热源和内源性致热源。
外源性致热源:如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衣原体、真菌等微生物)及其产物,炎性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等,其特点为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需通过内源性致热源发挥作用。能激活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释放EP。
内源性致热源:简称内热源(EP):由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所释放又称为白细胞致热源,如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 (IFN)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这是目前已明确的四种主要EP,其特点为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升,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上升。
(2)非致热源所致:见于①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②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③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
2006-3-032.不直接通过体温调节中枢,需内源性致热源发挥作用的致热源是
A. 肿瘤坏死因子
B.嗜酸性粒细胞
C.病原微生物
D.干扰素
E. 白介素-1
答案:C
解析;病原微生物不直接作用体温中枢,而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内致热源作用体温中枢引起发热。
48.[真题]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的是?
A.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B.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C.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D.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E.白细胞及病原体产生的代谢产物?
答案:C?
解析:白细胞致热原属于内源性致热源,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3、常见原因:感染性、非感染性
以感染性发热多见。
(1)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感染,均可引起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心肌梗死;
(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慢性心力衰竭,广泛性皮炎,鱼鳞癣等。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也称中枢性发热,如中暑,重度安眠药中毒,脑出血,颅内压增高等。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感染后低热,夏季低热,生理性低热等。
4、 临床表现:发热的分度、临床过程与特点、常见热型及临床意义
(1)发热的临床分度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将发热程度分为:
低热: 体温为37.3℃~38℃。
中度发热:体温为38.1℃~39℃。
高热: 体温为39.1℃~41℃。
超高热: 体温为41℃以上。
协和习题2. 中度发热的口腔温度是
A 37~37.2℃
B 37.3~38℃
C 38.1~39℃
D 39.1~41℃
E 41℃以上
.答案:C
(2)临床过程与特点
在临床上,发热的过程大致可分为3期,各期的临床症状有所差异。
体温上升期:此期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畏寒或寒战,口唇发绀,自觉外界非常寒冷。
高温持续期:是体温达高峰并保持于一定水平的时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速加强,头痛,烦躁和口渴等。此时可有小量出汗。
体温下降期:由于机体的自卫作用,致热原已被清除,或因病人接受了解热药物治疗,体温调节中枢会使机体产热减少、散热增多,从而导致体温逐渐下降,达到正常水平。此期多有大量汗出。
(3)常见热型及临床意义
热型是指发热时的体温曲线类型,在临床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参考意义。
(1)稽留热:是指体温明显升高在39℃~40℃及以上,24小时内体温波动相差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15.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1℃,这种热型为?(2003)
A.弛张热?
B.间歇热?
C.稽留热?
D.波状热?
E.不规则热?
答案:C?(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