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卫生资格考试 >> 妇产科主治医师 >> 考试辅导 >> 2020妇产科主治医师章节考点:胎位异常

2020妇产科主治医师章节考点:胎位异常

来源:考试网    2019-07-17   【

胎位异常

  一、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

  【定义】

  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枕横位、枕后位衔接,下降过程中,有5%不能转向前方,直至分娩后期仍位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致分娩发生困难者。

  【分类】

  【病因】

  ◆骨盆异常(中骨盆平面狭窄):

  ——常发生于漏斗骨盆,即男型骨盆、类人猿型骨盆。

  ◆胎头俯屈不良

  ◆子宫收缩乏力

  ◆其他:前置胎盘、膀胱充盈、宫颈肌瘤等。

  【诊断】

  症状

  ◎衔接较晚,继发协调性宫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

  ◎产妇自觉肛门坠胀、排便感;

  ◎宫口尚未开全,过早使用腹压,易导致宫颈前唇水肿和产妇疲劳;

  ◎当阴道口见到胎发,历经多次宫缩屏气不见胎头继续下降时;

  ◎活跃晚期、第二产程延长。

  体征

  ◎胎心位置:脐下偏外方、偏后清晰

  ◎肛查或阴道检查:

  盆腔后部空虚;

  小囟门(枕骨)位置——在骨盆的左(右)侧——枕横位

  小囟门(枕骨)位置——在骨盆的左(右)后侧——枕后位

  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斜径(枕后位)或横径(枕横位)

  耳廓朝向——骨盆后方(枕后位)或侧方(枕横位)

  ◎B超:可辅助诊断

  解题技巧

  枕骨=小囟门

  小囟门在3点 枕左横

  小囟门在9点 枕右横

  小囟门在5点 枕左后

  小囟门在7点 枕右后

  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

  【处理】

  【手转胎头的方法】

  转动目标:正枕前位或正枕后位

  转动方向:同向旋转、就近原则

  枕后位→向后旋转45 °→正枕后位→以前囟或鼻根为支点→俯屈娩出

  枕横位→向前旋转90°→正枕前位→以枕骨为支点→仰伸娩出

  正枕后位娩出:胎头俯屈较好时——以前囟为支点

  胎头俯屈不良时——以鼻根为支点

  【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对母儿的影响】

  1.对产妇的影响

  常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产伤和手术产率增加;

  胎头长时间压迫产道——可导致生殖道瘘。

  2.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第二产程延长、手术助产机会增多——常出现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

  二、臀先露

  【分类】

  【臀先露——病因】

  1.胎儿发育异常

  胎龄愈小,臀先露发生率愈高——晚期流产儿、早产儿臀先露高于足月产儿;

  臀先露时——先天畸形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2.胎儿活动空间因素

  ——胎儿活动空间过大或过小均可导致臀先露。

  【臀先露——对母儿的影响】

  1.对产妇的影响

  易发生——胎膜早破、继发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产伤和手术产率增加。

  2.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易发生脐带脱垂;

  后出胎头牵出困难,常发生——脊柱损伤、脑幕撕裂、新生儿窒息、臂丛神经损伤、胸锁乳突肌损伤、颅内出血等,围产儿发病率与死亡率增高。

  【诊断】

  季肋部胀痛;

  子宫呈纵椭圆形;

  继发性宫缩乏力;

  胎心在脐左(或右)上方听得最清楚;

  B超

  【处理】

  (1)妊娠期处理:

  30周前——可自行转为头先露;

  30周后——膝胸卧位

  激光照射或艾灸至阴穴

  外转胎位术(36~37w)

  (2)分娩期处理:

  ①剖宫产指征:

  狭窄骨盆、软产道异常;

  高龄初产、有难产史、胎儿窘迫;

  胎儿体重>3500g

  不完全臀先露(单足/双足)

  ②决定经阴道分娩的处理

  第一产程:

  防破膜—— 侧卧,不宜站立走动。少做肛查,不灌肠。

  一旦破膜—— 一听二看三记录——了解有无脐带脱垂。

  若有脐带脱垂—— 胎心尚好,宫口未开全,立即剖宫产。

  屁股出来了—— 宫缩时用无菌巾以手掌“堵”住阴道口待宫口及阴道充分扩张后才让胎臀娩出。

  第二产程:

  1.导尿,排空膀胱

  2.会阴侧切(初产妇必做)

  3.娩出方式有3种:自然分娩

  臀助产(最常用)

  臀牵引(禁用)

  臀助产(部分臀牵引)

  胎儿自然分娩至脐部,胎肩及胎头由接产者协助娩出

  三、肩先露

  【定义】

  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相垂直,胎体横卧于骨盆入口之上,先露为肩,称肩先露。

  是对母儿最不利的胎位。除死胎及早产儿胎体可折叠娩出外,足月活胎不能经阴道娩出。

  【肩先露——病因】

  与臀先露相似,主要见于:

  经产妇腹壁过于松弛

  早产儿

  前置胎盘

  子宫畸形

  羊水过多

  骨盆狭窄

  【诊断】

  临床表现:宫缩乏力、胎膜早破、胎儿上肢或脐带脱出。

  腹部检查:子宫呈横椭圆、宫底高度低于孕周、宫底及耻骨联合上方空虚、胎心在脐周两侧最清楚。

  忽略性(嵌顿性)肩先露——胎肩及胸廓一部分被挤入盆腔内,胎体折叠弯曲,胎颈被拉长,上肢脱出于阴道口外,胎头和胎臀仍被阻于骨盆入口上方。

  (1)能与检查者右手相握+胎头在母体左侧=肩左前(LScA)

  (2)能与检查者右手相握+胎头在母体右侧=肩右后(RScP)

  【处理】

  (一)妊娠期处理:

  孕30周后发现者,及时纠正

  方法:同臀位(膝胸卧位、激光、针灸、外倒转)

  上述方法均失败者:提前住院决定分娩方式

  (二) 分娩期处理:

  →剖宫产

  脐部娩出后,应2~3分钟左右娩出胎头,不超过8分钟。

  避免脐带受压过久而导致死产

  第三产程:

  1.预防产后出血,胎盘娩出后肌注缩宫素。

  2.检查软产道,有裂伤及时缝合,

  3.常规缝合侧切伤口。

  4.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操作多,产程长)。

  防出血、防感染、防裂伤

  四、胎头高直位

  【概念】

  胎头以不屈不仰姿势衔接于盆骨入口,其矢状缝与骨盆入口前后径一致者。

  【分类】

  (1)胎头枕骨向前靠近耻骨联合者,为胎头高直前位 。

  【胎头高直位——病因】

  1.头盆不称——最常见原因

  2.腹壁松弛或腹直肌分离——肚皮太松

  3.胎膜早破

  【诊断】

  临床表现:

  (1)高直前位:

  入盆困难——活跃早期宫口扩张缓慢或停滞;

  一旦入盆——产程进展顺利;

  若不入盆、不衔接——活跃期停滞。

  (2)高直后位:

  不可能入盆、衔接——胎先露高浮,活跃早期延缓和停滞;

  即使宫口开全,也易发生滞产——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

  腹部检查:

  (1)高直前位:

  胎背靠向腹前壁——不易触及胎儿肢体;

  胎心位置在腹中线——位置偏高;

  (2)高直后位:

  胎儿肢体靠向腹前壁——有时可在耻骨联合上方触及胎儿下颏。

  阴道检查:

  胎头矢状缝——在骨盆入口的前后径上;

  高直前位时——后囟在耻骨联合后、前囟在骶骨前;

  高直后位时——反之。

  B超

  高直前位时——可在母体腹壁正中探及胎儿脊柱;

  高直后位时——在耻骨联合上探及眼眶反射。

  【胎头高直位——处理】

  五、前不均倾位

  【概念】

  枕横位入盆的胎头侧屈,以其前顶骨先入盆的一种异常胎位,称前不均倾位。

  矢状缝向后靠近骶岬——前不均倾

  矢状缝向前靠近耻骨联合——后不均倾

  【前不均倾位——两种情况】

  诊断:

  右枕横位

  前不均倾位

  前顶骨=左顶骨

  左顶骨先露

  左顶骨产瘤(产瘤大部分位于前顶骨)

  诊断:

  左枕横位

  前不均倾位

  前顶骨=右顶骨

  右顶骨先露

  右顶骨产瘤(产瘤大部分位于前顶骨)

  【病因】

  常发生于——头盆不称、扁平骨盆、骨盆倾斜度过大腹壁松弛或悬垂腹

  【前不均倾位——诊断】

  临床表现:

  胎头后顶骨不能入盆——胎头下降停滞,产程延长

  前顶骨与耻骨联合之间的膀胱颈受压——产妇过早出现尿潴留

  腹部检查

  临产早期——耻骨联合上可扪及胎头顶部

  前顶骨入盆后——不易触及胎头,形成胎头衔接入盆的假象

  阴道检查:

  后顶骨的大部分尚在骶岬之上——盆腔后部空虚,矢状缝后移

  宫颈前唇受压——宫颈前唇水肿

  尿道受压——不易插入导尿管

  【前不均倾位——处理】

  预防:临产后在产程早期,产妇应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减小骨盆倾斜度,以防胎头以前不均倾位衔接。

  一旦确诊:剖宫产

  六、面先露

  【概念】

  胎头枕部与背部接触,胎头以极度仰伸的姿势通过产道,以面部为先露。

  【面先露——对母儿的影响】

  1.对产妇的影响

  额前位时——因胎儿颜面部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常引起宫缩乏力,致使产程延长;

  颜面部骨质不能变形——容易发生会阴裂伤。

  颏后位时——导致梗阻性难产,若不及时处理,造成子宫破裂,危及产妇生命。

  2.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由于胎头受压过久——可引起颅内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

  胎儿面部受压变形——颜面皮肤青紫、肿胀,尤以口唇为著,影响吸吮,严重时可发生会厌水肿影响吞咽及呼吸。

  新生儿于生后保持仰伸姿势达数日之久,产后需加强护理。

  【诊断】

  临床表现:临产后迟迟不入盆,产程延长;

  腹部检查:胎头极度仰伸,胎体伸直、宫底位置高。

  阴道检查:可触及颜面部(高低不平、软硬不均)。

  B超:根据胎头枕骨及眼眶位置可明确面先露,并确定胎位。

  【面先露——分娩机制】

  颏前位——若其它正常可经阴道分娩。

  颏后位——可于胎儿面部达盆底时向内旋转135°,转为颏前位分娩;机转失败→剖宫产。

  【处理】

  颏前位——初产妇→剖宫产;

  经产妇→助产或剖宫产。

  颏后位——剖宫产

  ---面先露阴道助产---

  原则:手转胎头为颏前位

  转动方向:向前内旋转,左逆右顺

  转动角度:“后位”——P——135°

  “横位”——T——90°

  “前位”——A——45°

  例如:颏左前——逆时针,转45°;

  颏左后——逆时针,转135°

  颏右前——顺时针,转45°;

  颏右后——顺时针,转135° 六、面先露

  【概念】

  胎头枕部与背部接触,胎头以极度仰伸的姿势通过产道,以面部为先露。

  【面先露——对母儿的影响】

  1.对产妇的影响

  额前位时——因胎儿颜面部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常引起宫缩乏力,致使产程延长;

  颜面部骨质不能变形——容易发生会阴裂伤。

  颏后位时——导致梗阻性难产,若不及时处理,造成子宫破裂,危及产妇生命。

  2.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由于胎头受压过久——可引起颅内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

  胎儿面部受压变形——颜面皮肤青紫、肿胀,尤以口唇为著,影响吸吮,严重时可发生会厌水肿影响吞咽及呼吸。

  新生儿于生后保持仰伸姿势达数日之久,产后需加强护理。

  【诊断】

  临床表现:临产后迟迟不入盆,产程延长;

  腹部检查:胎头极度仰伸,胎体伸直、宫底位置高。

  阴道检查:可触及颜面部(高低不平、软硬不均)。

  B超:根据胎头枕骨及眼眶位置可明确面先露,并确定胎位。

  【面先露——分娩机制】

  颏前位——若其它正常可经阴道分娩。

  颏后位——可于胎儿面部达盆底时向内旋转135°,转为颏前位分娩;机转失败→剖宫产。

  【处理】

  颏前位——初产妇→剖宫产;

  经产妇→助产或剖宫产。

  颏后位——剖宫产

  ---面先露阴道助产---

  原则:手转胎头为颏前位

  转动方向:向前内旋转,左逆右顺

  转动角度:“后位”——P——135°

  “横位”——T——90°

  “前位”——A——45°

  例如:颏左前——逆时针,转45°;

  颏左后——逆时针,转135°

  颏右前——顺时针,转45°;

  颏右后——顺时针,转135°

  以教材大纲知识点为指导,精作试题,让你备考复习做题一步到位,提高复习效率

  在线题库、最新考试动态,网校课程辅导资料获取,加入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741262248卫生资格考试有专门老师为你解答

  【焚题库】主治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考生+考前模拟试题】

模拟考场

主治医师章节练习

历年真题

每日一练

免费模拟机考在线测试

主治医师章节针对练习专项突破

每真题练习实战演练

每天10道最新试题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纠错评论责编:zlq91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