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卫生资格考试 >> 初级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初级中药师 >> 考试辅导 >> 2019年初级中药师考点: 藻、菌、地衣类中药

2019年初级中药师考试专业知识考点: 藻、菌、地衣类中药

来源:考试网    2018-10-08   【

  藻、菌、地衣类中药

  细目一 藻、菌、地衣类中药概述

  要点一 藻类中药

  藻类中药主要以藻体入药,多来源于褐藻门或红藻门植物,少数属绿藻门。

  要点二 菌类中药

  菌类中药主要是菌丝较发达的高等真菌以子实体、菌核或子座与菌核共同入药。以子囊菌纲和担子菌纲真菌居多。

  子实体入药——灵芝;

  菌核入药——茯苓、猪苓;

  子座与菌核共同入药——冬虫夏草。

  菌类中药常见的名词术语有:

  1.菌丝:组成真菌的每一根细丝或一个分枝叫菌丝。

  2.菌丝体:组成一个真菌菌体的菌丝总称菌丝体。

  3.疏丝组织:组成菌丝体的菌丝为长形细胞,且菌丝或多或少相互平行排列,这种菌丝组织称为疏丝组织。

  4.拟薄壁组织:组成菌丝体的菌丝细胞为椭圆形、近圆形或近多焦形,这种菌丝组织称为拟薄壁组织。

  5.菌核:由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组成的坚硬团块,为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当条件良好时能萌发产生子实体,如茯苓。

  6.子实体:真菌(多为高等真菌)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经过有性过程,形成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称子实体,如灵芝。

  7.子座:容纳子实体的菌丝褥座。子座形成后,常在其上或其内产生子实体。

  真菌类常含多糖、氨基酸、生物碱、蛋白质、蛋白酶、甾醇和抗生素等成分。其中多糖类有增强免疫及抗肿瘤作用。

  要点三 地衣类中药

  地衣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复合体。有独特的形态、结构、生理和遗传等生物学特性。

  地衣含特有的地衣酸、地衣色素、地衣多糖、地衣淀粉,以及蒽醌类等。最特殊的是地衣酸类,大约有50%的地衣类含有抗菌活性物质,如松萝含抗菌消炎的松萝酸。

  细目二 常用藻、菌、地衣类中药的鉴定

  1.海藻

  【来源】为马尾藻科植物羊栖菜或海蒿子的干燥藻体。前者习称“小叶海藻”,后者习称“大叶海藻”。

  【性状鉴别】

  1.小叶海藻:①长15~40cm。分枝互生,无刺状突起。②叶条形或细棒状,先端常膨大、中空。③气囊腋生,纺锤形或球形,囊柄较长。④质较硬。

  2.大叶海藻:①长30~60cm。主干呈圆柱状,具圆锥形突起,主枝自主干两侧生出,侧枝由主枝叶腋生出,具短小的刺状突起。②初生叶长5~7cm,宽约1cm,披针形或倒卵形,全缘或具粗锯齿。 次生叶条形或披针形,叶腋间有着生条状叶的小枝。③气囊黑褐色,球形或卵球形,有的有柄,顶端钝圆,有的具细短尖。④质脆,潮润时柔软;水浸后膨胀,肉质,黏滑。气腥,味微咸。

  2.冬虫夏草

  【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产地】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等省区。

  【性状鉴别】药材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cm,粗3~8mm。外表深黄色至黄棕色,环纹明显,20~30条,近头部环纹较细。 足8对,近头部3对,中部4对,近尾部1对,中部4对明显。头部红棕色,尾如蚕尾。

  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深棕色至棕褐色,细长圆柱形,一般比虫体长,长4~7cm,粗约3mm,表面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显微鉴别】

  子座头部横切面:①子座周围1列子囊壳,子囊壳卵形至椭圆形,下半部埋生于凹陷的子座内。②子囊壳内有多数线形子囊,每个子囊内又有2~8个线形的子囊孢子。③子座中央充满菌丝,其间有裂隙。④具不育顶端(子座先端部分无子囊壳)。

  【成分】虫草主含:①粗蛋白(水解得多种氨基酸)。②D-甘露醇(虫草酸)。 ③核苷类,如腺苷等。④麦角甾醇。⑤虫草多糖。⑥生物碱。腺苷与虫草酸是虫草的主要活性成分。

  3.灵芝

  【来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性状鉴别】

  1.赤芝:外形似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0~18cm,厚1~2cm。皮壳坚硬,黄褐色至红褐色,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及辐射状皱纹,边缘薄而平截,常稍内卷。菌肉白色至淡棕色。菌柄圆柱形,侧生,长7~15cm,直径1~3.5cm,红褐色至紫褐色,光亮。孢子细小,黄褐色。气微香,味苦涩。

  2.紫芝:皮壳紫黑色,有漆样光泽。菌肉锈褐色。菌柄长17~23cm。

  3.栽培灵芝:子实体较粗壮、肥厚,直径12~22cm,厚1.5~4cm。皮壳外常被有大量粉尘样的黄褐色孢子。

  4.茯苓

  【来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产地】主产于安徽、云南、湖北等省。

  【性状鉴别】

  1.茯苓个:呈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隆起的皱纹。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2.茯苓块: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立方块状或方块状厚片,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3.茯苓片: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不规则厚片,厚薄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显微鉴别】粉末:灰白色。①不规则颗粒状团块和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渐溶化。②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细长,稍弯曲,有分枝,直径3~8μm,少数至16μm。

  【成分】菌核主含:①β-茯苓聚糖。②多种四环三萜酸类化合物:茯苓酸、齿孔酸、块苓酸、松苓酸等。③麦角甾醇。④胆碱、腺膘岭。⑤卵磷脂。茯苓聚糖无抗肿瘤活性;若切断其支链,成为茯苓次聚糖则显抗肿瘤活性。

  5.猪苓

  【来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性状鉴别】呈不规则的条块状、类圆形或扁块状,有的有分枝。表面皱缩或有瘤状突起,灰黑色或棕黑色。质致密而体轻,能浮于水面,断面细腻,类白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状。气微,味淡,嚼之绵软。

  【显微鉴别】粉末:灰黄白色。①菌丝团大多无色(内部菌丝),少数棕色(外层菌丝)。②菌丝细长,弯曲,有的可见横隔,有分枝或呈结带状澎大。③草酸钙方晶众多,呈双锥八面体形或不规则多面体形,有时可见数个结晶聚集在一起。

  【成分】菌核主含:①水溶性多聚糖化合物猪苓聚糖Ⅰ。②麦角甾醇。③粗蛋白。④α-羟基二十四碳酸、生物素(如维生素H)等。猪苓多糖有抗肿瘤作用,对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6.松萝

  【来源】为松萝科植物松萝或长松萝的干燥地衣体。

  【成分】地衣体主含松萝酸、地衣酸、地衣聚糖等。

  练习题

  A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茯苓的特征( )

  A.呈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

  B.外皮棕褐色至黑褐色,粗糙,有明显皱纹

  C.体轻,能浮于水面

  D.断面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

  E.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正确答案】C

  2.哪项不是灵芝(赤芝)的性状特征( )

  A.菌盖半圆形、肾形,具环状棱纹和放射状皱纹

  B.菌盖与菌柄表面紫黑色,有光泽,菌肉锈褐色

  C.皮壳边缘薄常向内卷曲

  D.气微香,味微苦涩

  E.菌柄扁圆柱形,红褐色至紫褐色,有漆样光泽

  【正确答案】B

纠错评论责编:zlq91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