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炎症
(科目③ 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一、非特异性外阴炎
二、前庭大腺炎
三、前庭大腺囊肿
四、外阴尖锐湿疣
一、非特异性外阴炎
病因:分泌物多、经血、尿瘘、粪瘘、糖尿病伴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
(二)治疗:
1.病因治疗:
1)积极治疗糖尿病,及时修补尿瘘、粪瘘。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2.局部治疗:
1)坐浴:每日2~3次,
①坐浴液:1∶5000高锰酸钾;或4%硼酸溶液;
②中药水煎外洗:
2)有破溃可涂抗生素软膏。
二、前庭大腺炎
常见细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淋病奈氏菌及沙眼衣原体已成为常见病原体。
(一)临床表现:炎症自腺管开始
1.患侧局部红、肿、热、痛。
2.可形成脓肿,出现波动感,压痛明显,甚至难以行走。
3.脓肿可自行破溃,脓液流出不尽,可反复急性发作。
(二)治疗:
1.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
2.局部理疗:热敷或坐浴(1:5000高锰酸钾或中药)。
3.全身用抗生素: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寻找敏感抗生素。
4.造口术:脓肿形成,切开引流,同时前庭大腺造口术。
三、前庭大腺囊肿
实际上是慢性前庭大腺炎。
(一)临床表现——局部体征
1.多为单侧,大小不等,可持续数年不增大。
2.囊肿小且无感染时,无自觉症状。
3.囊肿大,可有外阴坠胀感或性交不适。
(二)治疗:前庭大腺造口术。
四、外阴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是以生殖器赘生物为特征的一种性病。
(一)病因及感染途径:
1.病原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有很多亚型,
HPV-16——与外阴癌的发病有关
HPV-18——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
2.感染途径:直接传播为主(性行为)。
间接传播也存在,只是占比例很小。
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经产道。
(二)临床特征:
1.潜伏期:3周-8个月,平均3个月。
2.好发部位:外阴、阴唇、阴道、宫颈、尿道口及肛周。
3.好发年龄:年轻女性(20~30岁)
4.临床表现:症状不明显,体征显而易见。
①症状:部分病人有症状(痒、烧灼感)。
②体征:典型体征是外阴乳头状疣。
乳头状疣增大、增多、融合 → 鸡冠子状、菜花状质地柔软,表面湿润、粉红?暗红?灰色?
5.与其他性病并存:12%~34%合并其他性病。
6.妊娠期生长迅速,分娩后缩小或消退。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但多大多数是通过产道感染。
(三)诊断与鉴别:
1.诊断依据:
①临床表现:典型病例,肉眼可作出诊断;
②细胞学检查:光镜下见到特征性挖空细胞;
③阴道镜检查:可见特征性的细胞及血管变化;
④病理性检查:见到特征性挖空细胞;
⑤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病毒DNA,不仅可确诊是否为HPV感染,且能确定HPV类型。
2.鉴别诊断:与假性湿疣鉴别
假性湿疣:
①无性乱史;
②病变位于小阴唇内侧,对称分布,呈扁平小乳头状或绒毛状,与黏膜同色;
③常合并真菌、滴虫、衣原体感染;
④尖锐湿疣醋酸白实验 :5%醋酸涂抹——尖锐湿疣变白,假性湿疣不变白;
⑤妊娠期表现明显,产后可消退,无需特殊治疗,必要时对症治疗即可。
(四)治疗:尚无根除方法。
治疗原则为去除外生疣体,改善症状和体征。
1.药物治疗
2.物理治疗
3.手术切除
1.药物治疗
①三氯醋酸涂抹 :浓度33%~50%。
*涂抹三氯醋酸前,先用0.5%普鲁卡因棉球放置局部片刻以减轻疼痛;
* 每周1次,或隔周1次;
涂药后局部变白,渐水肿、变厚2~3天后白皮脱落,7天后局部修复,不留瘢痕 。 涂药1~2次多能治愈。
②氟尿嘧啶 :浓度5%,主要用于外阴及肛周每日1次,7~14天为一疗程,一般应用1~2疗程。
③全身治疗:
干扰素:100万U,肌注,隔日1次,3~4周为一疗程。也可局部注射。
2.物理治疗
①冷冻治疗:液氮或一氧化氮,冷冻病灶及周围1~2mm;
②激光治疗:可用于外阴、阴道、尿道口及宫颈病变;
③高频电刀电灼。
3.手术切除
4.妊娠期治疗:有争论,可暂不处理,影响分娩时,剖宫产即可。产后不消退者,再给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