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卫生资格考试 >> 初级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初级中药师 >> 考试辅导 >> 2019年初级中药师考试:中医学基础:望诊

2019年初级中药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中医学基础:望诊

来源:考试网    2018-11-13   【

望诊

  概念: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全身和局部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获取临床资料。

  内容: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等。

  一、望神

  1.得神

  2.少神

  3.失神

  4.假神

  1.得神

  表现:两目明亮有神,面色荣润含蓄,意识清楚,体态自如,反应灵敏,语言清晰,动作灵活。

  2.少神

  表现:精神不振、思维迟钝、不欲言语、目光呆滞、肢体倦怠、动作迟缓。

  3.失(无)神

  表现:精神萎靡、神识朦胧、昏昏欲睡、声低气怯、应答迟缓、目暗睛迷、瞳神呆滞、面色晦暗暴露、表情淡漠呆板、体态异常。

  4.假神

  是垂危患者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见于久病、重病精气大伤之人。表面上有神,实质上失神。

  二、望色

  望色是通过观察面部与肌肤的颜色和光泽,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望色以望面部气色为主,兼顾肌肤、口唇、爪甲等。

  望色诊病的临床意义:了解病变的部位,分辨疾病的性质,判断疾病的轻重顺逆。

  1.常色

  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主色:人出生后基本不变的面色。

  客色:随生活环境以及劳作等因素而发生相应变化的面色。

  2.病色

  (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2)赤色

  主热证。

  (3)黄色

  主虚证、湿证。

  脾胃虚弱,水湿不运,水湿内停,气血不充。

  面色淡黄无泽,枯槁无华—-萎黄:脾胃气虚,气血不足。

  面黄虚浮—黄胖:脾气虚损,水湿内停。

  身、面、目俱黄——黄疸

  阳黄:鲜明如桔色,为湿热熏蒸。

  阴黄:晦暗如烟熏,为寒湿郁阻。

  (4)白色

  主虚证、寒证、失血。

  (5)黑色

  主肾虚、寒证、瘀血、水饮。

  三、望形体

  1.体强

  即形体强壮。表现为筋骨强健、胸廓宽厚、肌肉丰满、皮肤润泽、精力充沛等。

  2.体弱

  即形体虚弱。表现为筋骨不坚、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皮肤不荣、疲惫乏力等。

  3.体胖

  即形体肥胖,有常态与病态之分。若体胖能食、肌肉坚实有力、动作灵活者,为形气俱盛,身体健康的表现。若体胖超常、肌肉松弛、神疲乏力、动作笨拙者,为形盛气衰。

  4.体瘦

  即体形瘦削,亦有常态与病态之分。虽体瘦,但筋骨肌肉坚实,精力充沛、食欲旺盛者,仍属健康。若体瘦无力、神疲倦怠者,是形气俱虚,多为脾胃虚弱,后天不充所致。

  四、望头项五官

  (一)望头部

  1.头形

  过大,过小,伴智力低下:为先天禀赋不足。

  方颅畸形:可见于佝偻病。

  2.囟门

  囟门迟闭:为解颅,主肾精气不足。

  囟门下陷:为囟陷,主先天不足或吐泻伤津。

  囟门高突:为囟填,主实热内盛。

  3.头发

  主要观察头发的疏密与光泽。

  (二)望五官

  (一)望目

  (1)目色:

  目眦色赤为心火;

  白睛赤为肺火;

  白睛显红络为阴虚火旺;

  全目赤肿为肝经风热;

  眼胞红肿湿烂为脾火;

  白睛变黄为黄疸,

  目眦淡白则是血亏之征。

  (2)目形:

  目窠微肿如新卧起之状,是水肿病初起。

  目窠内陷,为亡阴脱液之征或五脏精气衰竭之象,病重难治。

  喘而眼睛突起为肺胀;眼突颈肿属瘿病。

  (3)目态:

  两目上视,白多黑少,不能转动者,为“戴眼”,见于惊风、痉厥及癫痫等;

  双目凝视前方不能转动,称“瞪目直视”,多属阴血亏损或痰迷心窍;

  黑睛斜向一侧,称“横目斜视”,为肝风内动的表现之一,亦可见于先天性斜视;

  瞳仁散大,称“瞳仁扩大”,多属肾精耗竭,为濒死危象,亦可见于中毒患者;

  瞳仁缩小,则属肝胆火炽,或中毒所致。

  2.望耳

  (1)色泽:色淡白,主寒证或气虚。色白则多见于血虚、血脱。色青白,主慢脾风。色黑者,主肾病,耳轮焦黑干枯,属肾精大亏。

  (2)形态:耳薄小者形亏肾虚,耳肿胀者为邪盛,耳轮甲错者多属久病血瘀。

  (3)耳道分泌物:耳内流脓,称“脓耳”,多因肝胆湿热蕴结所致。

  3.望鼻

  (1)色泽:鼻头色青为虚寒或腹痛;色黄为里有湿热;色白为气虚或失血;色赤为脾肺二经有热;色黑为有水气。

  (2)形态:鼻肿为邪气盛,多因肺经火盛或外伤所致。鼻头色赤有小丘疹,久之色紫变厚或肿大,称“酒渣鼻”,多因肺胃热壅。

  (3)鼻内分泌物:鼻流清涕属外感风寒;鼻流浊涕多为外感风热。涕黄质黏量少,或偶有血丝,多为燥邪所致:若久流浊涕且腥臭者,名为“鼻渊”,属湿热蕴蒸。

  4.望口唇

  唇色淡白,主血虚;

  唇色深红,主实热证;

  唇红绛而干,是热伤津液或热入营血;

  唇色淡红,为虚为寒;

  唇色鲜红者,为阴虚火旺;

  唇色青紫,为气滞血瘀;

  环口黑色者,是肾气将绝或水气内停;

  小儿环口发青为惊风先兆。

  5.望齿龈

  (1)牙齿

  牙齿黄垢,是胃浊熏蒸;

  牙齿干燥不泽,为阴液耗伤;

  齿如枯骨,是肾阴枯涸;

  齿衄肿痛者,属胃火;

  牙齿腐洞为“龋齿”。

  (2)牙龈

  龈色红肿者,是胃火盛,若见出血为胃火伤络;龈肿不红者,是虚火上炎,若出血而不红肿者,是虚火灼络或气不摄血。牙龈腐烂,牙齿脱落为“牙疳”。

  6.望咽喉

  咽红而痛:外感风热。

  咽喉一侧或两侧突起肿块,状如乳突:为乳蛾。

  若溃烂出现黄色脓样膜状物或脓点,刮之易去:烂喉痧。

  咽部有灰白色膜点,擦之不去,重擦出血,随即复生者:白喉

  五、 望舌

  概述

  (1)舌诊的概念

  望舌,是指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舌象以测知病情的一种诊法。

  (2)舌诊的理论根据

  总的理论根据是整体观念、思外揣内、间接推理。

  (一)望舌质

  1.望舌神

  红活荣润:有神,为善候。

  干枯晦暗:无神,为恶候。

  2.望舌色

  (1)淡红色正常舌质

  病位浅,病情轻,预后好。

  (2)淡白舌

  较正常淡红舌浅淡或血色全无。主虚证、寒证。

  舌质淡白瘦小:气血两虚。

  舌质淡白、胖嫩或有齿痕:阳虚。

  (3)红绛舌

  较淡红舌色深,甚至呈鲜红色。多主热证。

  舌质鲜红,伴黄苔:实热。

  舌质红少苔或光红无苔:主阴虚火旺。

  (4)青紫舌

  舌质青紫,主病有寒热之分。

  舌绛紫而干枯少津:主热毒炽盛,邪热伤津。

  舌淡紫湿润:主阴寒内盛。

  3.望舌形

  (1)老嫩舌

  苍老舌:舌体纹理粗糙,形色坚敛。主实证,如实热伤津。

  娇嫩舌:舌体纹理细腻,形色浮胖娇嫩。主虚证,如阳虚水停。

  (2)胖大舌

  比正常舌体胖大,甚至伸舌满口。

  舌体胖大水滑:主脾肾阳虚,水湿不化。

  舌体淡红胖大伴黄腻苔:主脾胃湿热.

  (3)肿胀舌

  舌体肿大,甚则满口不能缩回。

  舌鲜红肿胀并伴有疼痛:主心脾热盛。

  舌青紫肿胀:可主酒毒攻心,也可见于中毒。

  (4)瘦薄舌

  舌体较正常瘦小而薄。

  舌体瘦薄,舌色浅淡:主气血两虚。

  舌体瘦薄,舌色红绛:热盛阴伤。

  (5)裂纹

  舌面上出现的形态各异的裂沟。

  久病舌色浅淡而见裂纹:主血液虚亏。

  热病见舌红绛而有裂纹:热盛伤津。

  舌体胖嫩而见裂纹:脾虚湿蕴。

  (6)点刺舌

  舌面鼓起红、白、黑色芒刺,摸之棘手。

  主邪热亢盛舌尖芒刺:主心火亢盛。

  舌中芒刺:胃火亢盛。

  舌边芒刺:肝胆火盛。

  (7)齿痕舌

  舌体边缘见牙齿的压痕,一般为舌体胖大而致。

  淡白而见齿痕:主脾虚湿盛。

  淡红而见齿痕:主脾虚或气虚。

  (8)舌下络脉

  舌下脉络青紫曲张:主气滞血瘀。

  舌下脉络紫黑色小疱:肝郁血瘀.

  4.望舌态

  主要观察舌的动态情况。

  (1)强硬舌

  舌质僵硬强直,甚则转动不灵。

  高热神昏,舌红强硬:热入心包。

  舌色红干而强硬:多为热盛伤津。

  舌体强硬伴肢体运动障碍:中风或中风先兆。

  (2)震颤舌

  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已。

  舌质淡白颤动:血虚生风。

  舌质红绛颤动:热极生风。

  (3)歪斜舌

  舌体偏向一侧,主中风和中风先兆。

  (4)痿软舌

  舌体软弱,痿废不用。

  久病舌淡痿软:气血两虚。

  热病舌红痿软:热盛阴伤。

  (5)短缩舌

  舌体紧张,不能伸展。

  舌淡紫湿润而短缩:寒凝筋脉。

  舌胖苔腻而短缩:痰湿阻络。

  舌红绛而短缩:热盛津伤。

  (二)望舌苔

  舌苔是指附于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质。舌苔主要反映邪气的情况。

  1.望苔色

  (1)白苔

  多主表证,也可见于里证、热证、虚证、实证等。

  薄白而润:主表寒证,也可见于正常人。

  舌淡苔白:主里寒证。

  苔薄白水滑:主阳虚水停。

  (2)黄苔

  主里证,热证,也可主表证。

  淡黄:热轻。

  深黄:热重。

  焦黄:热结。

  舌淡胖苔黄滑润:阳虚水湿不化。

  (3)灰黑苔

  主里证,可见于里寒,里热。

  苔灰而润:可见于寒湿内阻。

  苔灰而干:主阴虚火旺。

  黑苔可由灰苔或焦黄苔转化而来。主寒极或热盛,主病情深重。

  苔黑而燥裂,甚则见芒刺:里热已极,热炽阴伤。

  苔黑而润:主阳虚寒盛,水湿内停。

  2.望苔质

  (1)厚薄苔

  可测知邪气的深浅。透过舌苔能见舌体的为薄苔,不见舌体者为厚苔。

  薄苔主病初起在表,邪浅病轻。苔薄色白主表寒证,苔薄色黄主表热证。

  厚苔主病邪在里,病情较重。苔厚而黄腻主湿热或痰热或食积化热。

  (2)润燥苔

  可测知津液的盈亏。

  舌淡苔滑:水湿内停。

  舌红苔燥:热甚阴伤。

  颗粒粗糙裂纹为糙裂苔:主津液大亏。

  (3)腐腻苔

  可测知阳气与湿浊的消长。

  腐苔为颗粒疏松粗大而厚,揩之可去。腻苔为颗粒

  细腻致密,揩之难去。

  腐苔:主食积痰浊,多因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泛,聚集于舌而成。

  腻苔:主湿浊、痰饮,也主脾虚生湿。

  腐苔              腻苔

  (4)剥落苔

  可测知胃气的存亡,疾病的预后。

  舌苔全部剥脱为剥苔,又称“镜面舌”;舌苔部分脱落,

  称为“花剥苔”,又称“地图舌”。

  镜面舌:胃气大伤,主预后不良。

  花剥苔:主胃阴不足。

  苔剥复生白苔:胃气渐复。

  (5)真假苔

  可测知病情的轻重、顺逆。

  真苔:舌苔坚敛着实,紧贴舌面,刮之难去。

  假苔:苔不坚实,若浮堆舌上,刮之易去。

  病初中期假苔:病尚轻浅。

  病初中期真苔且厚:病较深重。

  久病出现假苔:胃气已伤,为逆。

  六、望排出物

  (一)望痰涎涕唾

  (二)望呕吐物

  (三)望二便

纠错评论责编:zlq91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