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贫血检验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要点29:
显示溶血的检验
(1)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1)原理:利用血红蛋白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特点,采用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血红蛋白可催化H202释放新生态氧,使联苯胺氧化成为蓝紫色。根据显色深浅,可测出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量。
参考值:<40mg/L。
2)临床意义:血管内溶血时显著升高;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贫时轻度增高;血管外溶血、红细胞膜缺陷性溶贫时不增高。
(2)血清结合珠蛋白(Hp)测定
1)原理:在待测血清中加入一定量的血红蛋白液,使之与待测血清中的结合珠蛋白(HP)形成Hp-Hb复合物。通过电泳法将结合的Hp-Hb复合物与未结合的Hb分开,测定Hp-Hb复合物的量,从而得到血清中结合珠蛋白的含量。
参考值:0.8~2.7g/L
2)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妊娠、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等,但不能排除溶血;减低见于各种溶血、肝病或无结合珠蛋白血症、巨幼细胞贫血等。
(3)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测定
1)原理:血浆中游离的血红蛋白可被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再分解为珠蛋白和高铁血红素,后者先与血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红蛋白消耗完后,高铁血红素与白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后者与硫化胺形成一个容易识别的铵血色原,用光谱仪观察结果,在绿光区558nm处有一最佳吸收区带。
结果:阴性。
2)临床意义:血管内溶血时阳性。
(4)血红蛋白尿测定
1)原理:血管内有大量红细胞破坏,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超过1000mg/L时,血红蛋白可随尿排出,尿中血红蛋白检查阳性。其特点为外观呈浓茶色或透明的酱油色,镜检无红细胞,但隐血试验呈阳性反应。
结果:尿隐血试验阴性。
2)临床意义:血型不合的输血、大面积烧伤、恶性疟疾、某些传染病、溶血性中毒症等,明显增多。遗传性或继发性溶血性贫血,如蚕豆病、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症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5)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1)原理:又称Rous试验。当血红蛋白通过肾滤过时,部分铁离子以含铁血黄素的形式沉积于上皮细胞,并随尿液排出。尿中含铁血黄素是不稳定的铁蛋白聚合体,其中的高铁离子与亚铁氰化钾作用,在酸性环境下产生普鲁士蓝色的亚铁氰化铁沉淀。尿沉渣肾小管细胞内外可见直径1~3μm的蓝色颗粒。
结果:阴性。
2)临床意义:慢性血管内溶血时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