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卫生资格考试 >> 临床检验技师 >> 免疫检验 >> 2020临床检验技士章节讲义:免疫学简介

2020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免疫检验》章节讲义:免疫学简介

来源:考试网    2019-06-17   【

免疫学简介

  一、免疫学概念与免疫应答

  1.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排出抗原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平衡和稳定的过程。其生理过程对机体有益,其病理性应答对身体有害。

  2.免疫应答的过程

  (1)识别阶段:是巨噬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对外来抗原或自身变性抗原进行识别、摄取、降解和递呈抗原信息给T辅助细胞及相关淋巴细胞的阶段。

  (2)活化阶段:是T、B淋巴细胞在接受抗原信号后,在一系列免疫分子的参与下,发生活化、增殖、分化的阶段。

  (3)效应阶段:是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执行体液免疫功能。T细胞中的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等效应分子,T杀伤细胞执行细胞毒效应功能。另有少量T细胞和B细胞在增殖分化后,不直接执行效应功能,而作为记忆细胞。当其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迅速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执行高效而持久的特异性免疫效应功能。

  3.免疫功能

功能

正常表现

异常表现

免疫防御

抗感染

过强:超敏反应
过弱:免疫缺陷

免疫稳定

消除炎症或衰老细胞

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

识别清除异常突变和病毒感染细胞

肿瘤发生和病毒持续感染

  二、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一)中枢免疫器官

  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由骨髓和胸腺组成。

  1.骨髓:在出生前后,主要承担造血功能(多能造血干细胞,HSC),是各类免疫细胞以及T细胞的前体细胞的发生场所。为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胸腺: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骨髓迁入的淋巴样干细胞(LSC)在胸腺细胞和胸腺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下,最终成为功能性CD4+、CD8+T细胞。

  (二)外周免疫器官

  是成熟的免疫细胞定植的场所,也是对抗原性异物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

  1.淋巴结:成熟淋巴细胞主要定植的部位;由皮质区和髓质区构成,皮质区浅层为B细胞定居区,又称非胸腺依赖区;皮质区深层为T细胞定居区,又称副皮质区。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

  ①是提供淋巴细胞栖息和增殖的场所;

  ②是适宜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发挥免疫应答的基地;

  ③是淋巴液运行中监视清除病原体异物的过滤监控站。

  2.脾:最大外周淋巴器官。随血流运输而来的抗原异物进入脾脏后,由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加工提呈抗原信息,并刺激T、B淋巴细胞活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

  3.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该组织受到局部侵入的病原体激活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多种Ig类别的抗体,主要是IgA及sIgA的产生,执行局部黏膜免疫。

  (三)淋巴细胞再循环与归巢

  淋巴液往返于外周免疫器官,汇集与胸导管,经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

  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高壁内皮细胞,进入淋巴循环。

  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的相互沟通得以保障免疫细胞畅流全身。

  二、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一)中枢免疫器官

  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由骨髓和胸腺组成。

  1.骨髓:在出生前后,主要承担造血功能(多能造血干细胞,HSC),是各类免疫细胞以及T细胞的前体细胞的发生场所。为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胸腺: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骨髓迁入的淋巴样干细胞(LSC)在胸腺细胞和胸腺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下,最终成为功能性CD4+、CD8+T细胞。

  (二)外周免疫器官

  是成熟的免疫细胞定植的场所,也是对抗原性异物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

  1.淋巴结:成熟淋巴细胞主要定植的部位;由皮质区和髓质区构成,皮质区浅层为B细胞定居区,又称非胸腺依赖区;皮质区深层为T细胞定居区,又称副皮质区。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

  ①是提供淋巴细胞栖息和增殖的场所;

  ②是适宜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发挥免疫应答的基地;

  ③是淋巴液运行中监视清除病原体异物的过滤监控站。

  2.脾:最大外周淋巴器官。随血流运输而来的抗原异物进入脾脏后,由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加工提呈抗原信息,并刺激T、B淋巴细胞活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

  3.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该组织受到局部侵入的病原体激活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多种Ig类别的抗体,主要是IgA及sIgA的产生,执行局部黏膜免疫。

  (三)淋巴细胞再循环与归巢

  淋巴液往返于外周免疫器官,汇集与胸导管,经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

  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高壁内皮细胞,进入淋巴循环。

  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的相互沟通得以保障免疫细胞畅流全身。

  簇分化抗原(CD):有核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的细胞亚群,其在细胞膜表面均可表达不同的分化抗原,T细胞发育不同阶段的亚群存在不同的分化抗原,这是区分T淋巴细胞的重要标志。

  (2)CD3表达于成熟T细胞表面,主要向细胞内传导TCR结合抗原的信号。

  2.B细胞

  (1)B细胞抗原受体(BCR):即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是B细胞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决定簇的结构。

  (2)B细胞功能:

  ①分化为浆细胞合成抗体;

  ②摄取、加工、提呈抗原;

  ③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3.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1)可非特异直接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参与免疫监视及早期抗感染免疫重要的细胞。

  (2)分泌IFN-γ、TNF-α等,参与免疫调节。

  (二)免疫辅助细胞

  1.吞噬细胞包括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其共同特性是表达MHCⅡ类分子及具有吞噬作用。

  2.树突状细胞(DC细胞)不具有吞噬能力,但具有很强的抗原递呈能力,称作专职性抗原递呈细胞。

  此外还有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

  四、免疫分子

  免疫分子指的是由一些免疫活性细胞或相关细胞分泌的参与机体免疫反应或免疫调节的蛋白质及多肽物质。免疫分子通常指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细胞黏附分子、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等。

  (一)免疫球蛋白(Ig)

  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Ig)及膜型(mIg)。前者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者作为抗原受体表达于B细胞表面,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的球蛋白,其可以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所有的抗体均是免疫球蛋白,但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

  “Y”型,四肽链;二硫键相连。2条相同的重链(H)和2条相同的轻链(L)以及几对二硫键连接成四肽结构,构成Ig一个基本单位,称为单体。

  重链(5种:α、γ、μ、δ、ε,分类的依据)

  轻链(2种:λ、κ,分型的依据)

  可变区(V区);超变区(又称互补决定区,CDR);恒定区(C区);铰链区。

  1.IgG

  (1)血清中含量最高;

  (2)是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

  (3)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4)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抗体;

  (5)免疫检测中的第二抗体。

  2.IgA

  (1)血清型为单体;

  (2)分泌型(sIgA)为二聚体,含有一个J链和分泌片;

  (3)参与黏膜免疫的主要抗体。

  sIgA性能稳定,主要存在于胃肠道、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泪液中,局部浓度高,是参与黏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

  3.IgM

  (1)五聚体;

  (2)分子量最大;

  (3)最早合成的抗体;

  (4)新生儿脐血中IgM增高,提示宫内感染;

  4.IgE

  (1)单体结构;

  (2)含量最少;

  (3)亲细胞抗体,介导I型超敏反应;

  (4)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早期可升高。

  5.IgD:血清中含量很低,其作用尚不清楚。B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

  (二)补体系统

  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正常新鲜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

  激活途径:经典途径、替代途径、MBL途径。

  1.经典途径

  (1)激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IgG、IgM)、非特异性凝集的Ig、脂多糖、一些RNA肿瘤病毒。

  (2)起始:C1。补体C1~C9共11种成分全部参与了激活途径。

  2.替代途径(旁路途径)

  由病原微生物等细胞壁成分提供接触面直接激活补体C3,然后完成C5~C9的激活过程。

  (1)激活物:细胞壁成分,如脂多糖、肽糖苷及酵母多糖等。

  (2)起始:C3。

  3.MBL途径

  急性炎症期产生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与病原体结合。

  补体系统对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可参与机体的防御效应和自身稳定,亦可引起免疫损伤。

  补体多为糖蛋白,且多属于β球蛋白;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为C3、C4;加热、机械振荡、酸碱、乙醇等均可使其失活;加热56℃ 30分钟可使血清中绝大部分补体组分丧失活性。

  (三)细胞因子

  免疫细胞分泌的一大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或小分子蛋白质。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不同类型的细胞可产生相同的细胞因子。

  作用方式:旁分泌、自分泌、内分泌。

  作用特点: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协同性。

  细胞因子可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家族、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等;

  细胞因子受体分为: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Ⅲ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家族五个家族。

  (四)黏附分子

  是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和黏附作用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的总称。

  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的结合形式发挥作用,与细胞的识别、活化与信号传导、增殖与分化、伸展与运动密切相关,是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炎症发生、凝血、创伤愈合和肿瘤转移等一系列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的分子基础。

  (五)CD抗原

  采用单克隆抗体鉴定识别的白细胞分化抗原。

  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HLA)是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以教材大纲知识点为指导,精作试题,让你备考复习做题一步到位,提高复习效率

  【焚题库】2020年技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考生+考前模拟试题】

  在线题库,网校课程辅导资料获取,考试交流可以加入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741262248卫生资格考试 有专门老师为你解答

模拟考场

技师章节练习

历年真题

每日一练

免费模拟考场在线测试

技师章节针对练习专项突破

每真题练习实战演练

每天10道最新试题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纠错评论责编:zlq91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