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卫生资格考试 >> 临床检验技师 >> 免疫检验 >> 2019<临床检验初级检验技师考试>第二十三章

2019<临床检验初级检验技师考试>第二十三章第三节Ⅲ型超敏反应

来源:考试网    2018-09-27   【

  第三节Ⅲ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是指由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的参与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一、Ⅲ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一)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血液循环中的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IgG或IgM类抗体结合,形成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即免疫复合物)。

  (二)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三)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组织损伤

  1.补体的作用 C3a、C5a。

  2.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3.血小板的作用

  二、常见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1.Arthus反应

  2.类Arthus反应

  3.类风湿关节炎

  (二)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1.血清病

  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3.类风湿性关节炎

  4.系统性红斑狼疮

  三、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

  (一)免疫复合物的检测

  检测组织中固定的免疫复合物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方法分为抗原特异性方法和非抗原特异性方法。临床上多采用抗原非特异性方法。

  (二)抗原非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

  检测的方法可分为物理法、补体法、抗球蛋白法和细胞法。

  (三)临床意义

  有些疾病血清中可检测到一定数量的免疫复合物,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硬皮病、某些恶性肿瘤、白血病、肝癌等。

纠错评论责编:zlq91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