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Rh血型系统
(一)Rh系统的命名
1.Rh血型起源1940年,Landsteiner和Wiener发现用恒河猴(Rhesus monkey)的红细胞免疫家兔所得抗血清能与约85%白种人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认为这些人红细胞含有与恒河猴红细胞相同的抗原,即命名为Rh抗原。
2.Rh系统的命名及遗传
有Fisher-Race、Wiener、Rosenfield三种命名法。
Fisher-Race命名法又称CDE命名法,这种学说认为Rh遗传基因位于第1号染色体的短臂上,Rh血型有3个紧密相连的基因位点,每一位点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C和c、E和e),这3个基因是以一个复合体形式遗传。3个连锁基因可有8种基因组合,即CDe、cDE、cDe、CDE、Cde、cdE、cde和CdE,两条染色体上的8种基因组合可形成36种遗传型。
Rh抗原命名为C、D、E、c、d、e,虽从未发现过d抗原及抗d活性,但仍保留“d”符号,以相对于D。因此,Rh抗原只有5种,有相应5种抗血清,可查出18种Rh表现型。
有D抗原者称Rh阳性,无D抗原者称为Rh阴性。
D阴性人中最常见的基因型为cde/cde。
(二)Rh的抗原与抗体
1.Rh系统抗原
(1)Rh抗原:已发现40多种Rh抗原,与临床关系最密切的5种为D、E、C、c、e,这5种抗原中D的抗原性最强,对临床更为重要。
(2)DU(弱D):为一组弱D抗原。尽管DU的抗原性较D为弱,但仍是Rh阳性细胞,所以将DU血输给Rh阴性受血者时,仍有引起产生抗D的可能性,因此应将DU型供血者作Rh阳性处理,而DU型受血者归入Rh阴性则较为安全。如果把DU血输给有抗D者,也可以产生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3)-D-:-D-/-D-遗传基因型红细胞只有D抗原,而缺乏C、c、E、e抗原。此型抗原能与抗D抗体在盐水中凝集。
2.Rh系统抗体
Rh抗体中,除偶尔可见天然的抗E、抗CW抗体外,其余各种Rh抗原的抗体多系输血或妊娠时,由外来红细胞免疫刺激后产生。这些抗体均为IgG,但在免疫应答的早期,也可有IgM成分。
(三)Rh系统血型鉴定
红细胞Rh表型可用特殊的具有抗D、C、c、E和e抗血清检测来鉴定。虽然Rh血型系统中有许多种抗原,但常规只用抗D血清检查有无D抗原。
1.低离子强度盐水试验:可提高抗D抗体与D阳性红细胞结合率,并提高其灵敏度。
2.酶介质法:木瓜酶或菠萝蛋白酶可以破坏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使红细胞膜失去电荷,缩小红细胞间的距离;同时酶还可以部分地改变红细胞表面结构,使某些隐蔽的抗原得以暴露,增强凝集性;且对IgG的作用大于IgM,故有利于检出不完全抗体。
(四)交叉配血法
Rh血型系统的交叉配血的原则与AB0血型系统的交叉配血相同。由于此系统的抗体为不完全抗体,故应选用酶介质法、抗球蛋白法或聚凝胺法等。
(五)质量控制
1.严格设定试剂和抗原阳性和阴性对照系统。
2.严格控制反应条件:试验介质、浓度、温度、离心、反应时间等条件。
3.受检者红细胞必须洗涤干净,以免血清蛋白中和抗球蛋白,出现假阴性。
(六)Rh血型系统临床意义
抗Rh抗体主要通过输血或妊娠免疫而产生,较大量的Rh阳性(D抗原阳性)细胞进入Rh阴性者体内后,2~5个月内血浆中可测到抗体,如经再次免疫,3周内抗体浓度可达高峰。
受血者或孕妇血浆中含有Rh抗体时,当再与含相应抗原血液相遇,将引起严重输血反应或新生儿溶血病(常为第2胎溶血)。因此,Rh抗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查
(一)HLA抗原和抗体
人类白细胞上有3类抗原:红细胞血型抗原、白细胞特有抗原、与其他组织共有但也是最强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1.HLA:是糖蛋白抗原,又称组织相容性抗原、移植抗原和组织抗原。HLA有一系列紧密连锁的基因编码,这些基因称为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也称为HLA基因,定位在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共有6个座位,至少含4个与移植有关的基因区:即HLA-A、HLA-B、HLA-C和HLA-D。HLA-D又分为HLA-DR、HLA-DQ、HLA-DP亚区。HLA-A、HLA-B、HLA-C基因编码的抗原称Ⅰ类抗原。HLA-DR、HLA-DQ、HLA-DP基因编码的抗原称Ⅱ类抗原。
2.HLA抗体:大部分是IgG、少数是IgM。
(二)HLA分型方法
1.淋巴细胞毒试验 为HLA抗原分型常用方法。
2.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
本方法多用于组织相容性方面的研究,临床上主要用于器官移植。
3.分子生物学技术
一类是PCR为基础的基因分型。另一类是以测序为基础的基因分型。
(三)HLA检测临床意义
1.器官移植
HLA配型的作用为:①在肾移植中,供受双方共有的DR抗原越多,或已检出的DR错配抗原数越少,移植存活率就越高。②在移植前输血的患者中,DR配型能提高存活率。③骨髓移植前不宜输血,以防受体被免疫。心、肝、肺等器官的移植,多用于生命垂危的患者,主要要求ABO血型相同。
2.输血
成分输血疗法时,如HLA同型血液,则能提高疗效。临床输血的发热反应中,有些是由HLA抗体引起,尤其是多次输血的患者,HLA抗体可以破坏白细胞,为避免HLA引起输血反应,可在输血前做交叉淋巴细胞毒试验。70%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发热反应,一般认为是白细胞被HLA抗体破坏后释放致热原物质所致。可先将白细胞过滤后再输血。
3.亲子鉴定
由于HLA系统的高度多态性,使HLA成为亲子鉴定中的一个有力工具,具有重要法医学意义。
4.疾病诊断
发现许多疾病与HLA有关,例如强直性脊椎炎患者91%带有B27抗原,而正常人带B27抗原者只占6.6%。但目前大多数疾病的HLA分型意义有限。
血液保存液
(一)血液保存液的主要成分与作用
1.血液保存液常用种类 配方可分为:ACD(A,枸橼酸;C,枸橼酸三钠;D,葡萄糖)与CPD(C,枸橼酸三钠;P,磷酸盐;D,葡萄糖及枸橼酸)两大类保存液。在CPD中加腺嘌呤即为CPDA-1。
2.血液保存液主要成分
(1)枸橼酸盐:是所有抗凝保存液中的基本抗凝物质。最常用的是枸橼酸三钠,除抗凝作用外,它还能阻止溶血的发生。
(2)枸橼酸:避免保存液中的葡萄糖在消毒中焦化。
(3)葡萄糖:是红细胞代谢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可延长红细胞保存时间,且防止溶血;并减慢细胞中有机磷的消失,防止红细胞储存损伤。
(4)腺嘌呤:可促进红细胞ATP合成,延长红细胞的保存期(达35d),并增强红细胞放氧功能。
(5)磷酸盐:提高保存液pH,延长红细胞的保存期。ACD液pH较低,对保存红细胞不利,只能保存21d,且放氧能力迅速下降。CPD保存液中加入腺嘌呤与磷酸,从而延长红细胞的生存期。
(二)贮存温度和时间
血液制品的保存温度和时间
血液制品 |
贮存温度(℃) |
贮存时间 |
全血 |
2~6 |
21d(ACD) |
红细胞制剂 |
2~6 |
35d(CDPA-1) |
洗涤红细胞 |
2~6 |
24d |
浓缩血小板 |
20~24 |
7d |
浓缩粒细胞 |
20~24 |
24h |
新鲜冰冻血浆、冰冻血浆、冷沉淀物 |
<-30 |
1年 |
低温冷冻红细胞 |
<-65 |
10年 |
输血与输血反应
(一)输血
1.输血适应证主要有:①出血;②严重贫血;③低蛋白血症;④严重感染;⑤凝血障碍。
2.输血种类与选择
(1)全血输注:全血是指血液的全部成分,包括各种血细胞及血浆中各种成分,还有抗凝剂及保存液。全血有保存全血及新鲜全血之分。常用保存于(4±2)℃的全血。
全血输注缺点:全血中所含血小板与白细胞引起的抗体,可在再输血时引起反应;对血容量正常的人,特别是老人或儿童,易引起循环超负荷。目前,全血输注已逐渐减少,而代之以成分输血。
(2)成分输血:优点:①疗效高:将血液成分提纯、浓缩而得到高效价的制品。②反应少:可减少输全血引起各种不良的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③合理用血液成分:将全血分离制成不同的细胞及血浆蛋白成分,供不同目的应用。④经济:既可节省宝贵的血液,又可减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小 结】
|
红细胞血型系统 |
HLA |
抗原 |
ABO血型系统 |
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即HLA-A、HLA-B、HLA-C和HLA-D;HLA-D又分为HLA-DR、HLA-DQ、HLA-DP亚区 |
抗体 |
ABO天然M,免疫G,Rh均为G |
大部分是IgG、少数是IgM |
鉴定 |
盐水凝集正反定 根据抗原来定型常用简单玻片法 盐水不能检出IgG |
|
临床意义 |
1.输血 |
1.器官移植 |
以教材大纲知识点为指导,精作试题,让你备考复习做题一步到位,提高复习效率
在线题库、最新考试动态,网校课程辅导资料获取,加入卫生资格考试交流群:1101346508 有专门老师为你解答
【焚题库】检验技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考生+考前模拟试题】
模拟考场 |
检验技师章节练习 |
历年真题 |
每日一练 |
免费模拟机考在线测试 |
检验技师章节针对练习专项突破 |
每真题练习实战演练 |
每天10道最新试题 |
查看详情 | 查看详情 |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