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周期的调控
一、卵巢的发育、结构与功能
卵巢具有排卵与产生激素两种功能。青春期——垂体产生FSH的作用——卵巢内每个月有原始卵泡逐渐发育。生育年龄妇女一般每个月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而排卵。卵巢周期性变化可分为卵泡成熟期、排卵期及黄体期。
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其发生周期性变化。
大量雌激素→下丘脑分泌FSH-RH(负反馈);同时雌激素→下丘脑分泌LH-RH(正反馈)。大量孕激素→LH-RH呈抑制作用(负反馈)。下丘脑→卵巢释放激素↓→垂体的促性腺激素(GTH)↓,黄体失去GTH的支持而萎缩,产生的两种卵巢激素↓。内膜失去卵巢性激素的支持→萎缩、坏死、出血、剥脱→月经来潮。
二、丘脑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下丘脑:分泌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FSH-RH)与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通过下丘脑与脑垂体之间的门静脉系统进入脑垂体前叶,脑垂体在其作用下,释放卵泡刺激素(FSH)与黄体生成激素(LH)。
三、垂体前叶对卵巢功能的调节
1.垂体分泌FSH与LH。
FSH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都有产生。
排卵前1~2日水平最高,形成高峰,刺激卵泡排卵,促使排卵后的卵泡变成黄体,并产生孕激素与雌激素。
2.腺垂体分泌催乳激素(PRL),与刺激泌乳有关激素。
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雌激素孕激素
子宫肌 子宫收缩力增强松弛
催产素敏感增高降低
子宫内膜 增生转化分泌期
宫颈口 松弛 闭合
粘液分泌增加减少
质稀薄变稠
易拉丝拉丝减少
输卵管加强输卵管收缩抑制输卵管收缩振幅
阴道上皮增生和角化细胞脱落加快
乳腺管增生乳腺腺泡发育
乳头、乳晕着色
卵泡发育必需
卵巢积储胆固醇
下丘脑正负反馈调节负反馈
钠、水潴留排泄
钙促骨钙沉积
体温排卵后升高0.3~0.5℃,
(1)雌激素:两个高峰
A.排卵前形成一高峰,排卵后分泌减少。
B.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形成第二高峰。峰值低于第一高峰,较平坦。
(2)孕激素: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分泌量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月经来潮时恢复排卵前水平。
(3)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协同和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雌激素促使女性生殖器和****的发育,而孕激素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促使它们发育,为妊娠准备条件;
拮抗作用:在子宫的收缩、输卵管的蠕动、宫颈粘液的变化、阴道上皮细胞角化和脱落以及钠水潴留与排泄等。
(4)雄激素
卵巢分泌少量睾酮,是合成雌激素的前体。
维持女性正常生殖功能。
能促进阴毛和腋毛的生长。
少女在青春期生长迅速,也有雄激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