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资格考试

导航

保俶塔的来历

来源 :华课网校 2024-06-18 15:38:16

保俶塔是中国江苏省扬州市的一座古塔,始建于南朝梁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塔式建筑的典范之一,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而备受世人瞩目。

据历史记载,保俶塔原名“龙亭塔”,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元年(503年),是为纪念佛教高僧般若法师而建。在唐朝时期,保俶塔因为曾经藏有金刚经的缘故而更名为“金刚塔”,成为了当时的文化重地。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金刚经序》中曾经写道:“扬州金刚塔,直耸九霄中。汉家旧游地,万古青蒙蒙。”

在历经多次灾难和修缮后,保俶塔的形制逐渐发生了变化。到了宋代,保俶塔又经过一次大规模的修缮,重建成为了现在的形制。这座塔高达61.5米,由13层组成,外观造型呈八角形,整个建筑结构精巧而富有变化,令人叹为观止。

保俶塔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原、南方和印度等地的建筑特点,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塔身上刻有大量精美的浮雕和雕塑,其中尤以塔顶处的铁质八角宝顶最为独特。八角宝顶由八片边长相等的铁板组成,上面镶嵌着珍珠、碧玉、琉璃等宝石,散发出璀璨的光芒,令人不禁赞叹。

保俶塔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塔内保存了大量的佛教文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唐代的《金刚经》石刻。这部石刻长达2.8米,共有5,000余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佛经石刻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代表之一,保俶塔不仅是扬州市的重要景点,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珍贵之一。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仅仅是一座古塔所能体现的,更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的缩影。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