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资格考试

导航

关公在曹营歇后语是什么

来源 :华课网校 2024-06-17 01:09:04

关公,字云长,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之一,也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神祇之一。在历史上,关公在曹营中曾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被流传成了一个歇后语:关公在曹营,赵子龙在何处?

这个歇后语的背景是,曹操在一次征战中俘虏了关羽,将他关押在曹营中。关乃是义薄云天之人,心系兄长刘备,因此不肯投降曹操。曹操为了试探关公的忠诚,曾命令手下的武将们分别去劝降他,但都被关公拒绝了。最后,曹操派出的军师荀彧想出了一个计策,让关公在曹营中过得舒服些,以便将来继续利用他。

荀彧的计策是让关公在曹营中设庙,供奉祭祀,以此来安抚他的心情。关公答应了,他在曹营中建了一座庙宇,供奉了自己的神像,并派出门徒来管理。曹操得知后,也派出了自己的士兵来协助管理,以示对关公的尊重和礼遇。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一则歇后语。其中的“赵子龙在何处?”是一个反问,意为“关羽在曹营,赵云当然在襄阳(即与关羽相隔遥远)”,表达了对赵云忠诚的赞赏和钦佩。

总的来说,这个歇后语既反映了关公忠诚的品质,又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义气和忠诚的崇尚。它已经成为了中国民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