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卫生资格考试 >> 初级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初级中药师 >> 考试辅导 >> 2018年初级中药师《中医基础》辅导讲义(9)

2018年初级中药师《中医基础》辅导讲义(9)

来源:考试网    2017-09-15   【

第九单元 病 因

病因,是引起人体疾病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病原。包括六淫、疫气、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当、痰饮、瘀血、结石等。

对于病因的分类,历代医家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内经》分为阴阳两类,这种分类方法为后世医家将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提供了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病因和发病途径结合而分为三类,即内所因;外皮肤所中;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宋代陈无择确立了“三因学说”,他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说:“其因有三,曰内,曰外,曰不内外。内则七情,外则六淫,不内不外,乃背经常。”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对中医病因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是后世医家对病因分类的主要依据。

中医探求病因,除了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如天气突变、暴饮暴食、外伤等,主要还是以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即通过分析其症状和体征来推求病因,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这是由于各种病因都具有自己特定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因此所引起疾病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在病因与临床表现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只要我们掌握了这种关系,就能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析出不同的致病因素。这是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

一、六淫

(一)六淫的概念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热)本来是指六种自然界的正常气候,简称为“六气”。正常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自然条件,亦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所以,正常的六气变化不易使人患病。只有当气候变化异常,如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这种气候的变化时,六气就成为致病因素,导致人体发生疾病。

(二)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以下的共同特点:

1.季节性与环境性

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六气是季节气候的正常变化,而六淫为六气之反常,所以与气候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冬季多寒病等。一定的居住地区、生活或工作环境与六淫致病也有关,如西北多寒病和燥病,长期居处潮湿,或水上作业,则易感受湿邪而发病。

2.外感性

六淫为病,其发病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者两者同时受邪,所以都具有从外感受的特点,故称“外感六淫”。

3.相兼性

六淫之邪既可单独侵犯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的邪气兼夹而侵犯人体,如风寒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

4.转化性

六淫侵犯人体后,病证性质可以发生转化。其转化以后的病证性质,与开始感受的邪气的性质已有所不同,如外感寒邪出现表寒证,日久入里而化热,就转变成了里热证。临床有“五气皆从火化”之说。

(三)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为春季的主导气候,但四季常有。故风邪所引起的疾病多见于春季,但不限于春季。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为阳邪,具有轻扬上浮,易袭阳位的性质,所以其侵袭人体,常伤及人体上部(如头面、咽喉等),见头痛、咽痒、面目浮肿等症状。故《素问》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由于风邪具有开泄外越的性质,故其容易侵犯人体体表,使人体皮毛腠理开泄,出现恶风、汗出等症状。

2.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风痹证(行痹)之关节肌肉游走性疼痛。“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如风疹块之皮疹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同时,以风邪为先导的外感病,一般发病多较急,传变也较快。

3.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为六淫中的主要致病因素,具有兼邪同病的特性,其他五邪常依附于风邪侵犯人体,表现为风寒、风热、风湿等兼夹证。所以,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古人甚至把风邪作为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素问》说:“风者,百病之长也。”“风者,百病之始也。”

(四)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寒为冬季的主导气候。当气温较低或突然下降,人体防寒保暖不够,都易受寒而致病。

寒邪为病有伤寒和中寒之别: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中寒。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为阴邪,阴盛则寒,阴胜则阳病,故寒邪致病,开始表现为实寒证,并易进一步损伤人体阳气,出现寒盛兼阳伤的虚实夹杂证。如寒邪袭表,卫阳被遏可见恶寒;寒邪直中脾胃,损伤脾阳可见呕吐清水、腹泻、脘腹冷痛,以及食欲不振、肢冷、神疲等症。

2.寒性凝滞

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人体气血的运行,具有得温则行,遇寒则凝的特点。寒邪侵犯人体,阻碍气血的运行,使之运行缓慢,甚至凝结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如头痛、关节痛、腹痛等。

3.寒性收引

收引,即收缩牵引。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拘急。如寒邪侵袭肌表,使肌肤收缩而腠理闭塞,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寒客筋脉,经脉牵引而拘急不舒,可见四肢拘急、屈伸不利。

(五)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暑为夏季的主导气候,指夏天的炎热气候。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的一段时间。即“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致病多出现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脉洪大。

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暑为阳邪,其性上升,故致病易上犯头目,出现头昏、目眩;上扰心神,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暑性发散,伤津耗气,暑邪伤人使腠理开泄,汗出过多而伤津,气随津泄而致气虚,故暑邪致病可见气短乏力、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症。

3.暑多夹湿

盛夏季节不仅气候炎热、气温较高,而且雨水较多、湿度较大,故暑邪易夹湿邪侵犯人体,致病多为暑湿夹杂证,表现为发热、烦渴、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泻而不爽、苔黄腻等。

(六)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湿为长夏的主导气候。夏秋之交,阳热之气下降,水气上腾,水湿之气充斥熏蒸于天地之间,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故长夏多湿。湿属水湿之气,有形可征,故湿为有形之邪。

1.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浊,即秽浊。其致病特点一是表现为肢体困重不舒,如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如果湿邪浸淫关节肌肉,可见关节酸重疼痛(湿痹、着痹)。二是分泌物和排泄物多秽浊不洁,如湿邪引起的疮疡、湿疹之类,局部往往秽浊不清,流脓水不止。其他如苔腻、面垢、眵多、便下黏液、妇女带下等,都反映了湿邪的秽浊之性。

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邪为有形之邪,侵犯人体后,最易阻遏气机,故致病常见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湿邪停留体内时间过久,则不仅会影响气机的运行,还会进一步损伤人体的阳气。又因为脾喜燥而恶湿,湿易困脾,所以湿邪尤其容易损伤脾阳,出现形寒怕冷、腹泻、水肿、尿少等症。

3.湿性黏滞

黏滞,即黏腻、停滞。其致病特点一是病程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如湿温病、湿痹、湿疹。二是湿病证状多黏滞不爽,如分泌物、排泄物滞涩不畅。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类于水,水性趋下,故湿邪亦有趋下的性质。其致病特点是症状多见于下半身,如下肢水肿、小便淋浊、泄痢、妇女带下等,多由湿邪下注所致。故《素问》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七)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燥为秋季的主导气候。秋季天气肃杀,常久晴少雨,气候干燥,故秋季易形成燥邪致病。

燥邪致病,有温燥与凉燥之别,其区别在于致病时令不同,燥邪相兼的寒热邪气和临床表现不同。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热邪相兼致病,临床表现热象明显,则为温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邪相兼致病,临床表现寒象明显,则为凉燥。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侵犯人体,易损伤津液,表现出各种干燥症状,如皮肤干燥皲裂、鼻干咽燥、口唇燥裂、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

2.燥易伤肺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又开窍于鼻,故燥邪自口鼻而入,最易伤肺。燥邪损伤肺津,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导致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症。

(八)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热不主时,四时皆可出现,故不单独主某一个季节。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火热为阳盛之邪,阳胜则热,故其致病多见高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火性炎上,故易上扰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症。

2.火热易伤津耗气

火热为阳邪,易伤人体津液,故其致病可在高热的同时,伴见口渴多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液损伤之证。火热之邪又能损伤人体正气,从而导致全身性的机能衰退。

3.火热易生风动血

火热之邪侵袭人体,燔灼肝阴,使筋脉失养,肝风内动,症见高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等,称为“热极生风”。火热之邪侵入血分,使血行加速,甚至迫血妄行,而致各种出血,可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和皮肤斑疹等症。

4.火热易致肿疡

火热之邪入于血分,聚于局部,腐蚀血肉而发为痈肿疮疡。火热之邪引起的疮疡,具有红、肿、热、痛的特点。

二、疫气

(一)疫气的概念

疫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在中医文献记载中,又有“疠气”、“疫毒”、“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名称。

(二)疫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疫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它可通过口鼻等多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从而造成流行。

2.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疫气的毒力比一般的六淫之邪更强,热毒更甚,并常兼夹湿毒、毒雾、瘴气等秽浊之气侵犯人体,故比六淫发病更急,且来势凶猛,病情危笃,死亡率高。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因为一种疫气引起一种疫病,故致病后症状相似。《素问》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三)疫气发生和疫病流行的原因

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多与气候因素、环境因素、预防措施不当和社会因素有关。

三、七情内伤

(一)七情的概念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属精神致病因素,是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七情本是正常的生理表现,属精神活动范围,是人们对外在环境各种刺激的不同反应,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生理活动的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阳阳气血失调,便会成为内生性致病因素,从而使人发病。

(二)七情内伤的形成因素

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常常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的身心健康。如战争、社会角色或地位变化、人际关系失于和谐、工作失于顺利,以及婚姻、家庭变动、生活遭遇等均为常见七情内伤之因素。

2.疾病因素

急性发病或长期患病,久之可导致情志内伤,不能正确地对待疾病,也能表现为某些消极的情志反映。

3.体质因素

不同强度的情志刺激对于不同的体质,即不同心理适应能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七情直接损伤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常,导致各种病变发生。

1.直接伤及内脏

七情损伤五脏有一定的选择性,即某种情志活动太过,可以损伤与之相对应的内脏。如喜、惊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恐伤肾。但这不是绝对的。同时,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有关。情志所伤的病证,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2.影响脏腑气机

(1)喜、惊伤心

喜则气缓,惊则气乱。喜乐过度,能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导致心神不安或心神失常;大惊伤心,心气紊乱,而致心神不安,可见惊慌失措,乃至精神错乱。

(2)怒伤肝

怒则气上。暴怒或常怒,使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并走于上,常见头昏、头痛、面红、目赤,甚至呕血、昏厥。

(3)思伤脾

思则气结。思虑或用脑过度,可使脾气郁结,运化功能失常,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4)悲、忧伤肺

悲则气消,忧则气郁。肺主一身之气,过度悲伤,使肺气消散而耗损,出现神疲乏力、声低息微等。肺司呼吸,忧愁太过,可使肺气郁结,呼吸不利而感到胸闷、气短。

(5)恐伤肾

恐则气下。过度的恐惧,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骨酸痿厥、遗精等。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四、饮食失宜

饮食失宜主要有三种情况,即饥饱失常、饮食不洁、饮食偏嗜。这是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一)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是指饮食量没有适当的控制,过度饥饿或过度饱胀,二者皆可致病。过饥伤胃,可致胃痛、嘈杂、泛吐酸水;日久导致气血津液不足,抵抗力低下而继发其他疾病。暴饮暴食,直接损伤脾胃,可见脘腹胀痛、嗳腐吞酸、厌食、呕吐、腹泻等消化吸收不良的症状;饮食停滞日久,可聚湿生痰,从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如咳嗽、咯痰以及小儿疳积、痔疮等病。

(二)饮食不洁

饮食不洁可引起多种脾胃及肠道疾病,出现脘腹疼痛、呕吐、腹泻、痢疾等症。或引起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寸白虫,出现腹痛、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等症;如果蛔虫窜进胆道,还会引起蛔厥证,出现上腹部剧痛、吐蛔、四肢厥冷等。若食用了含毒之物(如腐败变质、有毒的蘑菇、河豚鱼等)就会引起中毒,轻者表现为剧烈腹痛,上吐下泻,重者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三)饮食偏嗜

饮食应多样化,避免偏食,这样才能使人体获得各种所需要的营养。常见的偏嗜情况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五味偏嗜

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长期偏嗜某味,则可使五脏机能偏盛偏衰,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2.偏寒偏热

过食生冷寒凉,使脾胃阳气受损,寒湿内生,可发生腹痛、泄泻等症。过食辛温燥热,使脾胃阴液受损,肠胃积热,可发生口渴、口臭、嘈杂易饥、便秘等症。

五、劳逸过度

劳逸过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

(一)过劳

过度劳累包括三种情况,即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1.劳力过度

主要指体力劳动过度,包括劳力过重或时间过长。这样,耗损了人体的精气而致病,即所谓“积劳成疾”,可出现形体消瘦、精神疲惫、四肢倦怠乏力、声低息微等症。如《素问》说“劳则气耗”。

2.劳神过度

指过度的脑力劳动。思虑劳神太过,久之则耗伤心血,损伤心神而引起心神不安,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如损伤脾气,使脾的运化功能受到影响,则可见食欲不振等脾失健运的症状。

3.房劳过度

指性生活不节制,房室过度。肾藏精,主生殖,所以房劳过度易伤肾中精气,出现腰酸膝软、精神萎靡、头昏耳鸣、性机能减退,男子可有遗精、早泄、阳痿,女子可有白带增多等症。

(二)过逸

过逸,即过度安闲,不参加体力劳动和锻炼。

过逸而懒动,日久使人体心肺功能减弱,脾胃功能呆滞,气血运行不畅,消化吸收不良,并使人体脂肪积聚过多,从而出现种种症状,如精神不振,肢体软弱,动则心悸、气短、汗出,食少乏力,或形体肥胖,或继发他病。

六、痰饮

(一)痰饮的概念

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变化及其病理性产物,又为继发病因。

痰饮可分为有形与无形两大类:

有形之痰饮,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的实质性的痰浊和水饮等病理性产物,如咳吐之痰液、腹水等。其中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无形之痰饮,指有痰饮致病的证候表现,而无实质性痰饮可见,但用治痰饮的方法能够奏效的一类特殊的病理变化,如眩晕、心悸等。

(二)痰饮的形成因素

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以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导致津液代谢障碍,从而使水湿停滞体内而形成。

(三)痰饮的致病特点

痰饮形成之后,可随着人体气机的升降流行而到处流窜,所以引起的病证也复杂多端。停滞在脏腑的,可影响脏腑的功能;阻滞于经脉的,可影响气血运行和经络的生理功能。

痰的病证特点是: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可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则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可见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

饮的病证特点是: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吐引痛;饮在胸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饮溢肌肤,则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

此外,痰饮病证常见舌苔滑腻、脉滑或弦。

七、瘀血

(一)瘀血的概念

瘀血,指体内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停积于体内,以及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之内。瘀血是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变化及病理性产物,又为继发病因。

(二)瘀血的形成因素

一是由于气虚推动无力、气滞血行不利、血寒经脉拘急、血热相互搏结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阻滞于体内,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内外伤、气虚失摄、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停积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

1.瘀血致病的共同特点

(1)疼痛 刺痛,痛处固定,昼轻夜重,拒按。

(2)肿块 肿块固定,瘀在肌肤则皮色青紫或青黄,瘀在体内,久则形成癥积,质硬或压痛。

(3)出血 血色紫暗或夹瘀块。

(4)望诊 久瘀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下经脉曲张等征象。

(5)脉诊 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

2.瘀血的病证特点

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的原因不同而异。如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爪甲青紫;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咯血;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黯成块,或见崩漏;瘀阻肢体末端,可成脱骨疽;瘀阻肌肤局部,则可见局部肿痛青紫。

八、结石

(一)结石的概念

凡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沙石样的病理产物,称为结石。结石,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成为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二)结石的形成因素

1.饮食不节

如饮食偏嗜肥甘厚味及酒酪,影响脾胃消化,内生湿热,蕴结肝胆,则湿热煎熬,久郁而为胆石;留于下焦,气化不利,则湿热郁结而为肾石。

2.情志内伤

情志失调,肝胆气郁,使肝失条达,胆汁疏泄不利,湿热胆汁蕴结,日久煎熬,形成结石。

3.药物服用不当

如长期服用钙、镁、铋等药物,影响胃的受纳、通降,可形成胃结石。若长期服用碱性药物或某些磺胺类药物,能影响肾和膀胱的气化,水道不利,可形成肾结石。

(三)结石的致病特点

1.多发于肝胆、胃、肾和膀胱等脏腑,可形成肝胆结石、肾或膀胱结石、胃结石等病证。

2.病程较长,症状不定。结石形成过程缓慢,大小不等,停留部位不一,故其临床表现不一。

3.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结石为有形之邪,易于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津液及水谷的运行。结石移动,易于损伤脉络,可致出血。

4.甚则发生绞痛。结石滞留体内,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纠错评论责编:lzy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