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卫生资格考试 >> 初级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考试试题 >> 中药专业知识考试题六

中药专业知识考试题六

来源:考试网    2017-06-12   【

  1.【单选题】

  以下表现处方主攻方向的是

  A臣药

  B使药

  C君药

  D佐药

  E助药

  正确答案C,?笔记解析:该题针对“君臣佐使配伍”知识点进行考核。君药:即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故本题选C。

  2.【单选题】

  能使药物功效降低或丧失的配伍是

  A相使

  B相畏

  C相恶

  D相杀

  E相须

  正确答案C,?笔记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药配伍及方剂与治法的知识点。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相恶,只是两药的某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功效减弱或丧失,并非二药的各种功效全部相恶。故本题选C。

  3.【单选题】

  酒炒可使药性转化为

  A藏

  B沉

  C降

  D升

  E收

  正确答案D,?笔记解析:该题针对“中药的升降浮沉”知识点进行考核。每一味药物的升降浮沉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某些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可因炮制而改变,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等。故本题选D。

  4.【多选题】

  苦味药的作用是

  A润养

  B通泄

  C清热

  D坚阴

  E燥湿

  正确答案B,C,D,E,?笔记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药的性能的知识点。苦味药能泄、能燥、能坚。其中,能泄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如大黄苦寒,功能泻热通便,治热结便秘每用。二指苦能降泄,如苦杏仁味苦降泄肺气,治咳喘气逆必投;赭石味苦而善降逆,治呃逆呕喘常选。三指苦能清泄,如黄连、栀子味苦,能清热泻火,治火热内蕴或上攻诸证宜择。能燥即指苦能燥湿,如治寒湿的苍术、厚朴,治湿热的黄柏、苦参等,均为苦味。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意即泻火存阴,如黄柏、知母即是;二指坚厚肠胃,如投用少量苦味的黄连有厚肠止泻作用等。本题选BCDE。

  5.【多选题】

  升浮类药物具有的作用是

  A利水渗湿

  B涌吐开窍

  C升阳发表

  D平肝潜阳

  E散寒祛风

  正确答案B,C,E,?笔记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药的性能的知识点。一般说,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

  6.【单选题】

  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初步确立的是

  A《本草经集注》

  B《新修本草》

  C《本草纲目》

  D《证类本草》

  E《本草》

  正确答案A,?笔记解析:该题针对“历代本草代表作”知识点进行考核。《本草经集注》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作者为陶弘景,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7.【单选题】

  不属于温热性药的所示效用为

  A凉血解热毒

  B回阳救逆

  C补火助阳

  D温经通脉

  E温里散寒

  正确答案A,?笔记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药的性能的知识点。补火助阳、温里散寒、温经通络、回阳救逆均属于温热药物所示效用;而泻火、清热、凉血、解热毒则属于寒凉性药物所示效用。故本题选A。

  8.【单选题】

  治疗咳嗽痰黄,宜选择

  A归脾经的热性药

  B归心经的寒性药

  C归大肠经的温性

  D归肺经的寒性药

  E归胃经的寒性药

  正确答案D,?笔记解析:该题针对“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考核。咳嗽为肺脏功能失调所致,痰黄为热邪所致,故应选择归肺经的寒性药。故本题选D。

  9.【多选题】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

  A配伍不当

  B用量过大

  C炮制不当

  D品种混乱

  E疗程过长

  正确答案A,B,C,D,E,?笔记解析:本题考查中药性能有毒无毒中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众多,主要有品种混乱,误服毒药,用量过大,炮制失度,疗程过长,配伍不当,管理不善,辩证不确,离经悖法,个体差异等,故全选。17年教材P10

  10.【多选题】

  《神农本草经》涉及的学术价值内容有

  A图文对照

  B三品分类

  C记载四气五味毒性

  D第一部药学专著

  E载药365种

  正确答案B,C,D,E,?笔记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代本草著作的知识点。《神农本草经》序例部分简要地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各论载药365种,以上、中、下三品分类,所记各药功用大多朴实有验。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纠错评论责编:lzy080201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