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卫生资格考试 >> 临床检验技师 >> 免疫检验 >> 2018临床检验技师免疫检验模拟试题(八)

2018临床检验技师免疫检验模拟试题(八)_第5页

来源:考试网    2017-08-09   【

四、问答题

1.用于标记的酶应符合哪些要求?

DA(1)酶活性高,能对低浓度底物产生较高的催化反应率。(2)具有可与抗原、抗

体共价结合的基团,标记后酶活性保持稳定,而且不影响标记抗原与抗体的免疫反应性。

(3)酶催化底物后产生的信号产物易于判定或测量,且方法简单、敏感和重复性好。(4)

酶活性不受样品中其他成分(内源性酶、抑制物)的影响;用于均相酶免疫测定的酶还

要求当抗体与酶标抗原结合后,酶活性可出现抑制或激活。(5)酶、辅助因子及其底物

均对人体无危害,理化性质稳定,且价廉易得。

2.简述酶免疫技术的分类。

DA(1)酶免疫技术按实际用途,分为酶免疫组化和酶免疫测定两大类。(2)按抗原

抗体反应后是否需将结合的和游离的酶标记物分离,分为均相酶免疫测定和异相酶免疫测

定,异相酶免疫测定又可分为固相酶免疫测定和液相酶免疫测定。

3.简述均相酶免疫测定的原理。

DA酶标抗原(AgE)与Ab结合形成AbAgE后,其中的酶(E)活性将减弱或增强。

因此,不需对反应液中的AbAgE和AgE进行分离,直接测定反应系统中总酶活性的变化,

即可推算出被测样品中Ag的含量。

4. 简述双抗体夹心法的原理。

DA连接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和酶标抗体,与待检抗原上两个不同的抗原决定基结合,

形成固相抗体一抗原一酶标抗体复合物。由于反应系统中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的量相对于

待检抗原是过量的,因此复合物的形成量与待检抗原的含量成正比。测定复合物中酶作用

于加入的底物后生成的有色物质量,即可确定待检抗原含量。

5.斑点-ELISA有哪些优点?

DA(1)NC膜吸附蛋白力强,微量抗原吸附完全,故检出灵敏度可较普通的EusA

高6~8倍;(2)试剂用量较EusA省10倍;(3)操作简便,试验及结果判断不需特殊

设备条件;(4)吸附抗原(抗体)或已有结果的NC膜可长期保存(-20℃可达半年)。

6.简述ELISA的基本原理、方法类型及应用。

DA(1)基本原理:抗原或抗体预先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测定时,将受检样品

(含待测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一定程序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形成抗原或抗体复合物;反应终止时,固相载体上酶标抗原或抗体被结合量(免疫复合物)即与标本中待检抗体或抗原的量成一定比例;经洗涤去除反应液中其他物质,加入底物进行显色,最后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有色产物量即可确定样品中待测物质含量。(2)方法类型及应用:①双抗体夹心法:用于检测抗原,适用于检测两个或两个以

上抗原决定基的多价抗原;②间接法:用于检测抗体;③竞争法:用于抗原和半抗原的定

量测定,也可对抗体进行测定;④捕获法:用于血清中某种抗体亚型成分(如IgM)的

测定。

7.简述酶增强免疫测定技术的原理。

DA具抗原及酶活性的Ag-E与Ab结合形成AgAb后,所标的酶(E)因与Ab接触

紧密,空间位阻影响了酶的活性中心,酶活性受到抑制。加入未标记抗原(标准或样品

中的Ag)后,Ag即与Ab叫竞争结合反应系统中限量的Ab形成AgAb复合物,从而使反应液中AgAb*(酶活性被抑制)的比例减少,具酶活性的游离AgE增多。最终测得的酶活性随着反应体系中未标记抗原(Ag)浓度升高而增强。

8.简述克隆酶供体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

DNA重组技术可分别合成某种功能性酶分子的两个片段,大片段为酶受体

(EA),小片段为酶供体(ED)。单独的EA和ED均无酶活性,但在一定条件下可结合形

成具酶活性的四聚体。CEDIA即是用ED标记抗原(Ag-ED),反应系统中再加入相应的

EA、Ab及样品抗原(未标记),反应时由于抗原抗体间的亲和力大于ED与EA者,因

此Ag-ED和Ag易与Ab结合形成复合物。而AbAg-ED中的Ag-ED。由于空间位阻的干扰不能

与EA结合,游离的Ag-ED则可与EA结合成具活性的全酶。由于反应属竞争结合,故反

应液中游离的AgIE。随着未标记Ag量的增多而增加,使最终加入底物后测得的酶活性与

样品Ag含量成正比。

9.简述免疫印迹法的原理。

DA免疫印迹法亦称Western blot,由SDS-PAGE、蛋白质转印和酶免疫测定三项技术

结合而成。抗原等蛋白样品经SDS处理后带负电荷,SDS-PAGE时从阴极向阳极泳动,

分子量小者,泳动速度快;将凝胶中已经分离的蛋白质条带在电场作用下转移至硝酸纤维

素膜上;将印有蛋白质条带的硝酸纤维素膜依次与特异性抗体和酶标第二抗体作用,加入

能形成不溶性显色物的酶反应底物,使区带染色;根据电泳时加入的分子量标准,可确定

各组分的分子量。

纠错评论责编:lzy080201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