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卫生资格考试 >> 内科主治医师 >> 内科诊疗技术与常规 >> 消化内科主治医师诊疗技术与常规:幽门螺杆菌感染

消化内科主治医师诊疗技术与常规:幽门螺杆菌感染

来源:考试网    2017-09-06   【

幽门螺杆菌感染

【概述】

幽门螺杆菌(Hp)是从胃黏膜中分离出来的-种弯曲样杆菌,现已确认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低度恶性的胃钻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和胃癌密切相关。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根除Hp可以防止溃疡复发,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定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

【诊断要点】

Hp感染无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主要依靠以下检查。

1.侵入性(胃镜检查、活检)检测方法

①快速尿素酶试验:利用Hp分泌尿素酶的生物 特性,此为尿素酶依赖试验。

②Hp培养(微需氧条件下培养)。

③组织学检查:通常用Warthin-Starry银染色、改良Ciemsa染色或Gemnez染色。

④分子生物学检查:包括PCR和原位杂交、免疫监测尿素酶。

2.非侵入性(非胃镜检查)检测方法

①血清学检查:测定血清及分泌物(唾液、尿液等)中Hp抗体( IgG和IgA抗体)。

② 13 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尿素酶依赖试验)。

③15 N-尿氨排泄试验(尿素酶依赖试验)。

④粪便Hp抗原检测、基因芯片和蛋白芯片检测。

【治疗方案及原则】

治疗中的两个中心问题是:①治疗适应证(谁应该治疗);②治疗方案(如何治疗)。另-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避免或减少Hp耐药菌株的产生。

1.治疗适应证:2007年消化病学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关于Hp共识意见的若干问题决议中规定如下适应证:

Hp阳性的下列疾病:(1)消化性溃疡:无论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或陈旧;(2)低度恶性的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3)早期胃癌术后;(4)胃炎伴有明显异常(指伴胃黏膜糜烂,中重度萎缩,中重度肠化,中重2度异型增生);(5)计划长期使用或在使用NSAIDs;(6)有胃癌家族史;(7)非溃疡性消化不良;(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9)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10)个人强烈要求治疗者。

2.治疗方案

初治方案

(1)PPI/RBC(标准剂量)+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每天2次服用,疗程7d。

(2)PPI/RBC(标准剂量)+甲硝唑(0.4g)+克拉霉素(0.5g),每天2次服用,疗程7d.

(3)PPI(标准剂量)+RBC(标准剂量)+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每天2次服用,疗程7d。

(4)PPI(标准剂量)+RBC(标准剂量)+甲硝唑(0.4g)+克拉霉素(0.5g),每天2次服用,疗程7d。

复治方案

(1)PPI(标准剂量)+RBC(标准剂量)+甲硝唑(0.4g)+四环素(0.75/1.00g),每天2次服用,疗程7d。

(2)PPI(标准剂量)+RBC(标准剂量)+呋喃唑酮(0.1g)+四环素(0.75/1.00g),每天2次服用,疗程7d。

(3)PPI(标准剂量)+RBC(标准剂量)+呋喃唑酮(0.1g)+阿莫西林(1.0g),每天2次服用,疗程7d。

(4)PPI(标准剂量)+RBC(标准剂量)+呋喃唑酮(0.1g)+克拉霉素(0.5g),每天2次服用,疗程7d。

(5)PPI(标准剂量)+RBC(标准剂量)+左氧氟沙星(0.4g)+阿莫西林(1.0g),每天2次服用,疗程7d。

(6)初治使用三联方案者,初治疗方案中的四联疗法仍可作为补救治疗的首选方案。

(7)文献显示适当增加疗程可提高根除率,10天疗法优于7天,14天优于10天,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疗程。

(8)对于多次根除治疗失败者,应当给予个体化治疗。

3.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判断Hp是否根除必须在停药4周以后进行。

(2)治疗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治疗方案要正规,以避免Hp耐药菌株的产生。

(3)幽门螺杆菌菌株对甲硝唑(或替硝唑)和克拉霉素治疗前原发性或治疗后获得性耐药时,影响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故治疗失败时,原则上不宜重复原方案。

(4)治疗后Hp在胃内的分布可发生改变(从胃窦到胃体、胃底移位),复查时应同时对胃窦、胃体黏膜作Hp检测,或应用14 C或13C尿素呼气试验。

纠错评论责编:lzy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