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贫血
早在19世纪初,就有学者发现某些传染性疾病(伤寒、天花)伴有小细胞性贫血。以后在临床上逐渐注意到一些慢性感染、炎症、肿瘤及外科创伤持续1~2个月后可伴发贫血。这类贫血的特征是血清铁低、总铁结合力亦低,而贮存铁是增加的,故早期也称为“铁再利用缺陷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伴网状内皮系统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sideropenic anemia with reticuloendothelialsiderosis)”。20世纪后期改称为慢性(疾)病贫血。此名称易与某些慢性系统性疾病(如肝病、肾病及内分泌疾患)继发的贫血相混淆。后者的贫血是由于系统疾病的多种症状所致,应称为“慢性系统疾病继发性贫血”,其发病机制与慢性病贫血是不一样的。随着对慢性病贫血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应该对之有更为恰当的名称。
慢性病贫血( ACD)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①红细胞寿命缩短;②骨髓对贫血的反廑有障碍;③铁的释放及利用障碍。
慢性病贫血时骨髓对贫血缺乏应有的代偿能力,可能是慢性病贫血发病的主要原因。慢性炎症时巨噬细胞在激活中产生IL-l、TNF、IL_-6及IFN等细胞因子增多,不单可抑制体内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产生,且使骨髓对EPO的反应迟钝,抑制红系祖细胞(CFU-E)的形成,使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受到影响。目前临床上用EPO治疗可使患者的贫血得到改善,也说明EPO分泌不足是慢性病贫血的主要病因。
慢性病贫血时铁释放及利用障碍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一种解释是机体的“营养免疫形式”。由于细菌及肿瘤细胞均需要铁营养,低铁被认为是机体对细菌或肿瘤组织生长的反应。另一种解释为:当炎症或感染时,巨噬细胞被激活,巨噬细胞过度摄取铁,造成血清铁低而贮存铁增加,以及快速释放铁的通道被阻断。此外,炎症时增多的II--I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乳铁蛋白。乳铁蛋白较转铁蛋白容易与铁结合,造成血清铁浓度降低。与乳铁蛋白结合后的铁不能再被红细胞利用,而是进入巨噬细胞,造成巨噬细胞内的铁贮存增多。
慢性病贫血目前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仅次于缺铁性贫m,在住院患者中是最多见的。
【临床表现】
1.轻度或中度贫血,贫血进展较慢。
2.基础疾病(慢性感染、炎症、肿瘤及外科创伤)的临床表现。
【诊断要点】
l.伴有基础疾病。
2.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低色素或小细胞性贫血。
3.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均低于正常,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或稍低于正常,血清铁蛋白增高,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亦增高。转铁蛋白受体减少。
4.骨髓中红系细胞可有轻度代偿增生,铁染色示铁粒幼细胞减少,而细胞外及巨噬细胞内贮存铁增多。
诊断时注意:
(1)诊断慢性病贫血需首先排除这些慢性疾病本身造成的继发性贫血(如失血性、肾衰竭性、药物导致的骨髓抑制,以及肿瘤侵犯骨髓或肿瘤晚期时的稀释性贫血等)。
(2)鉴别诊断:主要与缺铁性贫血相鉴别。慢性病贫血时虽然血清铁也低,总铁结合力常低于正常,故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或稍低。血清铁蛋白及骨髓铁正常或增多。FEP在慢性病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时都是增加的,缺铁性贫血时FEP增加得更高、更快。慢性病贫血时FEP增加常较缓慢,且不明显。
(3)“功能性缺铁”是指慢性病贫血时铁的利用障碍(用TfR/logSF
【治疗方案及原则】
1.慢性病贫血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基础疾病。基础疾病纠正后,贫血可以得到改善。
2.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输血只在严重贫血时考虑。
3.铁剂的补充无效,除非患者同时伴有缺铁性贫血。
4.补充EPO可使部分EPO相对减低的患者贫血改善。EPO的用量为:ioo-isouikg,皮下注射,每周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