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卫生资格考试 >> 内科主治医师 >> 考试辅导 >> 内科主治考试辅导:慢性心力衰竭

内科主治考试辅导:慢性心力衰竭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2017-07-22   【

④血管扩张剂的应用(适用征和禁忌症考生要牢记,如瓣膜返流性心脏病宜用,而阻塞性瓣膜疾病则不宜用等,多有临床分析题出现)

a.小静脉扩张剂:小静脉是容积血管,即使轻微扩张也能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降低回心血量。随着回心血量的减少,左室舒张末压及肺循环压下降,肺淤血减轻。但不能增加心排血量,临床上以硝酸盐制剂为主。如硝酸甘油等。

b.小动脉扩张剂:使周围循环阻力下降,左心室射血功能改善,心排血量提高,有利于心室的负荷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及相应的肺血管压力也下降,肺淤血改善,恰当地用药使周围循环阻力下降的同时,排血量增加,而血压的变化不明显。

扩张小动脉的药物很多。受体阻断剂(哌唑嗪、乌拉地尔(urapidil)等)。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的制剂(双肼屈嗪)、硝酸盐制剂、钙通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等。对于那些依赖升高的左室充盈压来维持心排血量的阻塞性心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患者不宜应用强效血管扩张剂,而对于瓣膜返流性疾病则可应用。

3)增加心排血量

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减少住院率,增加心排血量,但观察终期的生存率地高辛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别。(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考生要牢记)

(A)正性肌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使细胞内Na+浓度升高,K+浓度降低,Na+与Ca2+进行交换,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加。而细胞内K+浓度降低,成为洋地黄中毒的主要原因。

(B)电生理作用:一般治疗剂量洋地黄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对房室交界区的抑制最为明显。大剂量时可提高心房、交界区及心室的自律性,当血钾过低时,更易发生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

(C)迷走神经兴奋作用:洋地黄的一个独特的优点是对迷走神经系统的直接兴奋作用。

洋地黄制剂的选择(考生要牢记重要考点):①地高辛:适用于中度心力衰竭维持治疗。②洋地黄毒甙:临床上已少用,③毛花甙丙:为静脉注射用制剂,注射后10分钟起效,1~2小时达高峰,适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衰加重时,特别适用于心衰伴快速心房颤动者。④毒毛花甙K快速作用类,静脉注射后5分钟起作用,0.5~1小时达高峰,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时。

应用洋地黄的适应征:①对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慢性心瓣膜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所致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如同时伴有心房颤动则更是应用洋地黄的最好指征(考生要牢记)。②对于代谢异常而发生的高排血量心衰如贫血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维生素B1缺乏性心脏病及心肌炎、心肌病等病因所致心衰洋地黄治疗效果欠佳,③肺源性心脏病导致右心衰,常伴低氧血症,洋地黄效果不好且易于中毒,应慎用。④肥厚型心肌病主要是舒张不良,洋地黄属于禁忌。⑤预激综合征,二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禁用。

洋地黄中毒及其处理

(A)影响洋地黄中毒的因素:洋地黄用药安全范围很小。心肌在缺血、缺氧情况下则中毒剂量更小。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肾功能不全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是引起中毒的因素;胺碘酮、维拉帕米(异搏定)及阿司匹林等均可降低地高辛的经肾排泄率而招致中毒。

(B)洋地黄中毒表现: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表现是各类心律失常,由心肌兴奋性过强及传导系统的传导阻滞构成,最常见者为室性期前收缩,多表现为二联律,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什么)。快速性心律失常又伴有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洋地黄类药物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以及视力模糊、黄视、倦怠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在应用地高辛时十分少见,特别是普及维持量给药法(不给负荷量)以来更为少见。

测定血药浓度有助于洋地黄中毒的诊断,在治疗剂量下,地高辛血浓度1.0~2.0ng/mL。

(C)洋地黄中毒的处理:发生洋地黄中毒后应立即停药。这是治疗的关键。单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停药后常自行消失。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如血钾浓度低则可用静脉补钾,房室传导阻滞时禁用,如血钾不低可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电复律一般禁用,因易致心室颤动。有传导阻滞及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用阿托品0.5~1.0mg皮下或静脉注射如无血流动力学障碍,一般不需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

I.肾上腺能受体兴奋剂:DoPA及多巴酚丁胺,可用于心衰的治疗。多巴胺较小剂量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扩张,特别是肾小动脉扩张,心率加快不明显。大剂量可出现于血管收缩,不利于心衰治疗。患者对多巴胺的反应个体差异较大,故宜用小剂量,应自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以不引起心率加快及血压升高为宜。

Ⅱ.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有氨力农,米力农等: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磷酸二酯 酶活性使细胞内的cAMP降解受阻,cAMP浓度升高,进一步使细胞膜上的蛋白激酶活性增高,促进Ca2+通道膜蛋白磷酸化,Ca2+通道激活使Ca2+内流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临床应用的制剂有氨力农(amrinone)和米力农(milrinone),后者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比氨力农强10?20倍。作用时间短。副作用也较少,两者均能改善心衰症状及血液动力学各参数。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短期应用对改善心衰症状的效果是肯定的,但已有一系列前瞻性研究证明长期应用米力农治疗重症慢性心衰患者,其死亡率较高于对照组,其他的相关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故此类药物仅限于短期应用。

4)抗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药物的应用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

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扩血管兼有扩张小动脉和静脉的作用;抑制醛固酮;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可改善心室及血管的重构。其副作用较少,刺激性咳嗽可能是患者不能耐受治疗的一个原因,有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ACE抑制剂可以明显改善远期预后,降低死亡率。最主要的副作用为低血压。

提早对心力衰竭进行治疗,从心脏尚处于代偿期而无明显症状时,即开始给予ACE抑制剂的干预治疗是心力衰竭治疗方面的重要进展。通过ACE抑制剂降低心衰患者代偿性神经一体液的不利影响,限制心肌重构,维护心肌功能,推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可降低远期死亡率的目的。

(B)抗醛固酮制剂的应用

小剂量的螺内酯对抑制心血管的重构、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远期预后有很好的作用。

5)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可以对抗代偿机制中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增强。

卡维地洛:非选择性并有扩张血管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力衰竭治疗,结果明显优于美托洛尔。

6)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最典型的舒张功能不全见于肥厚型心肌病。主要措施如下:

(A)β受体阻滞剂为首选药物,改善心肌的顺应性使心室的容量一压力曲线下移,表明舒张功能改善。

(B)钙通道阻滞剂降低心肌细胞内钙浓度,改善心肌主动舒张功能,主要用于肥厚型心肌病。

(C)ACE抑制剂有效控制高血压,从长远来看改善心肌及小血管重构,有利于改善舒张功能,最适用于高血压心脏病及冠心病。

(D)尽量维持窦性心律,保持房室顺序传导,保证心室舒张期充分的容量。

(E)对肺淤血症状较明显者,可适量应用静脉扩张剂(硝酸盐制剂)或利尿剂降低前负荷,但不宜过度,因过分的减少前负荷可使心排血量下降。

(F)在无收缩功能障碍的情况下,禁用正性肌力药物。

7)“顽固性心力衰竭”及不可逆心力衰竭的治疗:应努力寻找潜在的原因,并设法纠正,如风湿活动、贫血、感染性心内膜炎、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洋地黄类过量、反复发生的小面积的肺栓塞等。患者是否患有与心脏无关的其他疾病如肿瘤等。同时调整心衰用药,强效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及正性肌力药物联合应用等。对高度顽固水肿也可试用血液超滤。对不可逆心衰患者大多是病因无法纠正的,其惟一的出路是心脏移植。

12
纠错评论责编:lzy080201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