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卫生资格考试 >> 妇产科主治医师 >> 模拟试题 >> 妇产科主治医师第七章节试题及答案(2)

妇产科主治医师第七章节试题及答案(2)_第5页

来源:考试网    2017-07-05   【

(三)问答题

L答:妊娠满28周<196日)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到全部从母

体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2.答: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196~258日)期间分娩为早产。妊娠满37

周至不满42足周(259~293日)期间分娩为足月产。妊娠满42周及其后(294日及

294日以上)分娩为过期产。

3.答:分娩动因中的机械性理论认为子宫腔内压力升高,子宫肌壁和蜕膜明显

受压,肌壁的机械感受器受刺激,加之胎先露部压迫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发生扩张

的机械作用,使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引起子宫收缩。

4.答:妊娠末期孕妇体内的内分泌变化、神经介质释放和机械性刺激,均能促

使子宫下段的形成和宫颈逐渐软化成熟,形成的子宫下段及成熟宫颈受官腔内压力而

被动扩张,继发前列腺素及缩宫素释放,子宫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和子宫肌细胞

间的间隙连接形成,使子宫肌出现规律收缩,形成分娩发动。

5.答:影响分娩的因素有4个: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心理因素。

6.答: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官腔内逼出的力量称产力。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

腹肌及膈肌收缩力(统称腹压)和肛提肌收缩力。

7.答:临产后的子宫收缩力的特点为“三性一作用”。三性是指节律性(临产的

重要标志)、对称性、极性(宫底部最强,向下渐弱,子宫下段最弱),一作用是缩复

作用(宫缩时宫体肌纤维短缩变宽,宫缩后肌纤维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至原来长度而

越来越短)。

8.答:骨盆人口前后径也称真结合径,指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前缘正中间

的距离,正常值约为llcm。中骨盆横径即坐骨棘间径,指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

值约为lOcm。骨盆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指两坐骨结节末端内缘的距离,正

常值约为9cm。

9.答:骨盆轴是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假想曲线。骨盆轴上段向下向后,中段

向下,下段向下向前,胎儿由此轴娩出。

10.答:妇女站立时,骨盆人口平面与地平面形成的角度称为骨盆倾斜度,正常

值为60’。

11.答:临产后,由于子宫肌纤维缩复作用,子宫上段肌壁越来越厚,子宫下段

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子宫上下段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形成一环状隆

起,就是生理缩复环。

12.答:临产后,宫颈出现的变化有二:一是宫颈管消失,二是宫口扩张。初产

妇多是宫颈管先短缩消失,宫口后扩张;经产妇则多是宫颈管短缩消失与宫口扩张同

时进行。

13.答:胎头双顶径是胎头最大横径,为两顶骨隆突间的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

值约为9.3cm。胎头枕下前囟径为前囟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相连处之间的距离,妊娠

足月时平均值约为9.5cm。胎头枕额径为鼻根上方至枕骨隆突间的距离,妊娠足月时

平均值约为11.3cm。

14.答: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连串适应性转动,

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称为分娩机制。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顺序为衔接、

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儿娩出,强调的是下降贯穿分娩全

过程。

15.答:衔接是指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人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

骨棘水平。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胎头衔接,部分初产妇可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

头衔接。

16.答: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在分娩过程中,下降贯穿于分娩全

过程中。促使胎头下降的因素有:①宫缩时通过羊水传导,压力经胎轴传至胎头;

②宫缩时宫底直接压迫胎臀;③胎体伸直伸长;④腹肌收缩使腹压增加。

17.答:先兆临产是指分娩发动前,出现预示孕妇不久将临产的症状。先兆临产

包括:①假临产:宫缩特点是持续时间短(<30秒)且不恒定,间歇时间长且不规

律,宫缩强度不增加,常在夜间出现次日清晨消失,给予强镇静药物能抑制。②胎儿

下降感:胎先露部进入骨盆人口使宫底位置下降。③见红: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

处子宫壁分离,局部毛细血管破裂有少量血液,与宫颈管内黏液栓相混并排出,称为

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较为可靠的征象。

18.答:临产开始的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宫缩,持续30秒或30秒以上,

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用镇静药

物不能抑制临产。

19.答:总产程(total stage of labor)即分娩全过程,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直

到胎儿胎盘娩出。分为3个产程(1abor)。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指临产开始直

至宫口完全扩张(10cm)即开全为止。初产妇需11~12小时,经产妇需6~8小时;

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指从宫口完全扩张到胎儿娩出的过程。初产妇需1~2小

时,经产妇通常数分钟即可完成;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指胎儿娩出到胎盘胎膜

娩出的过程,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20.答:第一产程潜伏期是指从临产出现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此期需

8小时,最大时限为16小时。

21.答:第一产程活跃期是指宫口扩张3cm至lOcm,此期需4小时,最大时限

为8小时。活跃期又划分为加速期(宫口扩张3cm至4cm,需1.5小时)、最大加速

期(宫口扩张4cm至9cm,需2小时)和减速期(宫口扩张9cm至lOcm,需30分

钟)3期。

22.答:坐骨棘平面是判断胎头下降程度的标志。胎头颅骨最低点平坐骨棘平面

时,以“0”表示;在坐骨棘平面上lcm时,以“一1”表示;在坐骨棘平面下lcm

时,以“+1”表示,余以此类推。临床常用胎头下降程度作为估计分娩难易的有效

指标。

23.答:初产妇宫口扩张不足4cm、经产妇宫口扩张不足2cm时,可行温肥皂水

灌肠,既能清除粪便防止分娩时排便造成污染,又能通过反射作用刺激宫缩加速产程

进展。胎膜早破、阴道流血、胎头未衔接、胎位异常、有剖宫产史、宫缩强估计1小

时内即将分娩、患严重心脏病等情况,均不宜灌肠。

24.答:在第二产程期间,胎头在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宫缩间歇期,胎头

又缩回阴道内,随宫缩进展露出部分不断增大,此现象称为胎头拨露。当胎头双顶径

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不再回缩,称为胎头着冠。

25.答:接正常产的要领是在保护会阴的同时,协助胎头俯屈,让胎头以最小径

线(枕下前囟径)在宫缩间歇时缓慢通过阴道口。

26.答:开始保护会阴的时机,应是在胎头拨露使阴唇后联合紧张时。

27.答:当胎头娩出发现脐带绕颈1周且较松时,接产者用手将脐带顺胎肩推上

或从胎头退下,若脐带绕颈过紧或绕颈2周及以上,立刻用两把血管钳夹住一段脐带

从中间剪断,快速松解脐带,注意勿伤及胎儿颈部。

28.答:胎盘剥离征象有:①宫体变硬呈球形,下段被扩张,宫体呈狭长形被推

向上,宫底升高达脐上;②当剥离的胎盘降至子宫下段,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

延长;③阴道少量流血;④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宫体上升而外露的

脐带不再回缩。

29.答:胎盘剥离及排出方式分为两种:①胎儿面娩出式:多见,其特点是,胎

儿面胎盘先排出,随后见少量阴道流血;②母体面娩出式:少见,其特点是先有较多

量阴道流血,胎盘母体面后排出。

30.答:阿普加评分法是以出生后一分钟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

肤颜色5项体征为依据,每项正常为2分,满分是10分,8—10分属正常新生儿。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lzy080201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